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浅议语文课结尾

     常言道:“编筐编蒌,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 一堂课的结尾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的概括、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爱好。一堂课的结尾,常用下面几种方法:

      一、悬念式

      某些知识点已经理解、掌握,相对说只是初步理解了课文的某些内容,教师相机揭示新的矛盾。如:学习了《老人与海鸥》第一课后,教师提出:老人给予海鸥无私的爱,那么海鸥又是怎样回报老人的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使学生的思维欲止不能,留下悬念,处于一种新的潜伏的准备状态,对学习这篇文章的后一部分引起强烈欲望。

      二、表扬鼓励式

      联系学习过程,表扬某些学习认真,作业整洁,大胆发言,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对积极思考,提出了新颖答法的,老师冠以“xxx 答法”之名,可使学生体会智力劳动带来的欢愉,品尝思维成功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起到强化知识和鼓舞信心的作用。

      三、讨论式

      以小组为单位,可找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或前后左右几个同学相互启发,谈个人的收获,谈自己感到最难理解的地方经过老师的启发,按照怎样的学习方法想通的,也可以议论一下老师讲课的情况。教师则以普通一员的身份,介绍自己授课的感觉等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沟通了师生的感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能从中得到帮助,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

      四、游戏式

      根据儿童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通过游戏、比赛作为结尾。如学习了《矛和盾》后,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表演比赛,增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欢快兴奋的气氛中结束一堂课的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既理解透彻,又记忆牢固,而且渗透了素质教育。

      五、点睛式

      一堂课的内容授完了,基本把“龙”画成功,结尾就是 “点睛”。一点睛,“龙”就活起来了。这点睛之笔,可以由教师来点,也可以启发学生来点。总之要抓住内容本质,做到提纲挈领。如教学《金色的脚印》时,师生共同归纳出:本文提示了狐狸一家浓浓的亲情,更重要的是点出了人与动物之间应和谐相处,共创美好家园。

      课的结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只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用得恰到好处,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小学生语感训练浅探
下一篇: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