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作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基础训练,其工具性和思想性特别强。它是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打基础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它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的作用,在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同时,又要自然而然地渗透着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达到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的目的。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我遵循如下“三性”:

      一、作文训练的目的体现教育性

      教学规律告诉我们,它永远具有教育性,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教学工作中,在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的同时,总有某种思想、观点、道德精神影响着学生。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它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作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体现出它的教育性。教者拟订作文训练目的要求时,必须从人才观出发,要着眼于整体,要全面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表达能力的培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等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教学的理论,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克服传统作文教学训练中的“三重三轻”偏向:重升学性的训练,轻实用性的训练;重形式的指导,轻内容的选择;重课内理论灌输,轻课外社会实践。我们必须善于把作文教学从升学教学转变为素质教学,使作文教学为当前经济建设服务。同时,在拟订作文训练目的要标时,也要努力做到“三结合”:即把作文能力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把课堂作文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训练体现出教育性。

      二、作文训练的内容突出思想性

      内容决定形式。内容选择和设计在作文训练中是很重要的。它是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充分发挥作文教学思想教育作用,就必须注意作文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作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必须从人才观着眼,根据作文教学的任务,结合学校思想教育实际和当前社会活动实际而定。具体做到“四个注意”和“四个结合”:①注意联系学校思想教育实际,做到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②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③注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做到 “教书”与“育人”相结合;④注意联系课外活动的实际,做到课内训练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比如指导学生练习写景物的文章时,在内容选择和设计上要考虑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教育和审美教育等因素。又如指导学生练习写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时,要考虑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和前途理想教育等因素。又如指导学生写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时,要注意到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等因素。

      三、作文训练的方法注意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提高思想认识能力。所以作文训练的方法,我注重趣味和教育的有机结合。在训练设计上克服传统作文教学中“三脱离”现象:脱离教育目标;脱离学生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积极提倡愉快教学,努力做到寓教于乐。教学时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训练的方法。训练的方法力图做到新颖、多变、富有教育性和娱乐性。如根据教材内容实际,可采取观察作文、素描作文(课堂素描)、情景作文、听音响作文、想象作文、游戏作文和活动作文等方法。运用这些有趣的、灵活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生活,从中去捕捉社会生活中的闪光点,去获取写作的材料。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在有趣的作文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东西写出来。这样的训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也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长学生的智慧,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上一篇:浅议语文课结尾
下一篇:浅谈教学设计和课堂调控的关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