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课堂应注意的事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在课堂教育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人谈谈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一、确定具体的教学要求,布置适当的课堂任务
一节数学课要使学生学到知识,思维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执教者的教学要求订得既具体又恰如其分,教学内容确定适当,这是保证一堂课上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1.教学要求要有针对性。一堂课的教学要求,是执教者上课时努力的目标,又是课后检查教学质量的标尺。因此,教学要求要订得具体又有针对性、能突出重难点。一堂课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必须交代清楚,在进入教学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要求。如讲“两位数乘多位数”这一课时,如果把教学要求订成“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这样的教学要求太笼统,教学要求是清晰的,但不能突出这节课的重点在哪,难点如何突破,也无法体现,这样的教学要求会使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难以把握课堂主次。应订成“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懂得: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所得积的末位要写在十位上。”
2.课时任务要确定适当。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一节课要教多少内容。因为目前数学课本的编排方法是,一节教材有几个例题,再配一组练习题。有些教师以为这几个例题互相有联系,干脆一堂课集中教完算了。结果贪多嚼不烂,烧成夹生饭,再回过头来补救,就事倍功半了。因此,备课时,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适当的内容,宁少勿多,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
二、要设计好各种练习题
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科学性。数学练习题是数学课的主干,练习设计是编写教案中的主要部分。一堂课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应设计不同的练习题。编拟设计练习题,要注意思想内容健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编出的题目,条件不能多余,也不能缺少。
②练习题中的数据不能脱离实际。
③练习题中不应出现有歧义或意义模糊的语句。
④编练习题时,语言要精练、简明,尽量把与本题无关的话删掉。
三、要搞好讲解、提问、板书和板演
1.要讲清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数学课上的讲解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要通过实物、教具或者实际整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讲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含义。对于重点内容和关键知识要集中精力讲好。对于难点,要多举例。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用对比方法,使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要善于提问。数学课堂上教师的启发提问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但是有些教师不重视研究提问的内容和方法,提问太简单,总是“对不对?”、“懂不懂?”这样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问的问题太大,或者提问不明确,学生都无法回答。教师要善于提问,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以及类比等常用的逻辑思维形式。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当学生仔细读题,边读边想,弄清题目内容,并能复述题意后,教师可适当提些问题进行启发,“题目给的条件有什么作用”、“要求出这个答案必须知道几个什么条件?”、“题目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知道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等等,引导学生自己逐步想出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用什么方法做。
3.要搞好板书和板演。教师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板书设计。板书哪些内容,安排在什么位置,课前都要认真设计。一般情况,主体板书应写在黑板左上方,辅助板书写在黑板右上方;黑板的下半部留作教师或学生板演。还要考虑留有挂小黑板的地方。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所以作为课堂的指导者,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课堂教学规律、学生的个别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上一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下一篇:如何面对学困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