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学困生
顾名思义,所谓的“学困生”并不是指生理有缺陷的弱智青少年,而是指身体健康,由于后天原因致使品德行为、心理倾向等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偏差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我身体力行,把爱每一个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尤其是对“学困生”的关爱和转化。
一、微笑
微笑是友善的表露,是相互交流的基础。优秀的学生需要微笑,后进生更需要微笑。阴雨连绵的日子,阳光的骤然出现让人惊喜,而经常被冷落的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微笑,同样会把它当作珍贵的礼物。生活在微笑中的人比生活在冷漠环境中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心理也更健康,因为微笑给他一种安全感。微笑就是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安全、温馨的环境。尤其对于学困生,比如在上课时捣乱,惹我们生气,我们是不是习惯了声色俱厉地批评和呵斥?甚至是把学生叫到办公室罚站或是写检讨。在平时,对班里的那些学困生我们是不是很不情愿看到他们?当我们感到和学生离得越来越远时,当我们对学生的落后束手无措时,让我们送给他们最廉价的礼物——微笑。
二、排除心理障碍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是比较复杂和矛盾的,他们的外表往往是一副傲慢骄横的样子,内心却很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外表是一副对犯错误满不在乎,玩世不恭的样子,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差生”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以身示范训练习惯
常言道:“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可见,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停滞不前,思想行为存在偏差,正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工作中,班主任的实际行为是无声的教育。在一些情况下,老师千言万语的说教,不如自己的一个实际行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好。这就是常说的“身教胜于言教”。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应做到。如:你要学生不要迟到,你应该在教室门口等学生进来。
四、激励“兴奋点”
据专家考证,没经过激励的人,内在潜力只发挥30%~40%,而经过激励的人,内在潜力可以发挥到80%~90%,这个数据有力地说明激励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激励点落在被激励对象的兴奋点上,同落在抑制点上的效果大不一样,激励点落在兴奋点上,如同干柴火种,一点火便起燃,而且可以熊熊燃烧。班主任应从日常的观察中,了解“学困生”的兴奋点,抓住兴奋点,想方设法,进行激励,就会使他们产生宝贵的进取动力,并使其积极性向多方面扩散,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我发现有个“学困生”平时很爱表现自己,上课回答问题时总是很响亮,处处想表现自己,于是我给他找了个职位,负责早读课的监管,让他尽显“ 风骚”,他竟然把这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我还抓紧机会以此教育他,你看,班里的同学很听从你的领导,你可要把他们带好。自此,他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了,做好表率,起到带头作用。
班主任的神圣天职,就是在别人对“学困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我们仍然能满怀信心和希望,善于发现连学生自己都未曾发现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扶植。转化“学困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只要我们有决心、恒心,倾注真情,我们所付出的劳动必定会有收获!
上一篇:论数学课堂应注意的事项
下一篇: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