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浅谈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中心环节。通过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字词学习起到巩固记忆,扩大联想和加深理解的作用,而且为儿童的写作提供范例和心理准备,不仅对识字、作文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多种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个性的发展。

      一、阅读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默读能力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两种训练方式,小学生最初的阅读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朗读,通过朗读来深入语言文字,领会字和字义的联系。同时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到发展,学生的默读能力才逐渐发展起来。

      1.注重发展朗读能力的同时,要求学生做到眼看,口读、耳听相结合。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朗读不单单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为了让听者理解,受到感染,所以,在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我特别强调学生要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但是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低下,往往读得不连贯、读错字、有添字、漏字现象发生。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我注意采取范读、录音等手段反复训练他们的朗读能力。

      2.注意培养默读能力。默读能力是在培养朗读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朗读的区别在于它是不出声的阅读,而是借助思维想象活动去理解读物的内容。这就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阅读要求,要求学生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要养成不怕干扰,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边默读边思考,达到对课文的全面理解。在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基础上,我注重朗读向默读过渡时期的训练。首先要求学生小声默读,由于朗读已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一时间要求他们做到完全不出声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经历小声默读阶段的训练,顺序渐进,层层深入,最后达到无声默读阶段。

      二、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使阅读教学获得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是重中之重,阅读一篇课文,要求学生通过理解不仅要弄清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而且要领会文章的字词、句、段的确切含义。 1.对词语的理解。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生阅读课文,首先要理解词语的确切意义,扫清拦路虎。首先是指导学生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帮助理解。如:在理解“饱满” 这个词时,引导学生联系“麦子长得饱满”、 “豆子长得饱满”、“老师精神饱满”等具体形象理解。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理解。如:《琥珀》一课,在理解“掸掸”、“拂拭”等词时,我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不用“拍打”、“擦拭”这些词呢?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后认为“拍打”、“擦拭”的动作用力大一些,动作也重一些,而苍蝇小,动作轻,用“掸掸”、“拂拭”更恰当一些。第三,通过培养想象能力进行理解词语。

      2.对篇章的理解。学生如果只停留在词语的理解上,而不深入一步去理解篇章,则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对文章有完整而深刻的理解。在指导学生理解篇章上,我只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复述课文。分详细复述、扼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第二个方面是指导学生学会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首先是学会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通过分段和概括段意,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的顺序和层次,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其次是学会概括中心思想,我在教《小壁虎借尾巴》这课时,让学生进行分段、概括段意和概括全文的中心。结果,全班学生都能正确分段、概括段意,但是概括中心却没有几个人写时,这就说明指导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当务之急。

      三、阅读教学要注重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目前许多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他们用大量的家庭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剥夺了学生大量课外活动时间。使学生无暇光顾那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实战证明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字词和读写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通过广泛的阅读,使学生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我在阅读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1.在班上设立图书角,帮助学生收集课外读物。2.规定课外阅读时间。3.定期组织“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等活动。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上一篇:以身作则用心经营用爱呵护
下一篇:怎样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