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想象”的好处
在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的改革与不断创新,许多老师都采用了各种各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浅显易懂地掌握语文文化知识。我认为充分运用想象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我们的乡村教学中很适用,因为乡村的孩子去过的地方比较少,对于课文讲到的地方也比较生疏。这时运用想象教学法就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课文里的知识。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联系熟悉事物,展开想象
比如我在教语文S 版,义务教育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大卫》这篇课时,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耶路撒冷南边伯利恒的一个山坡上,坐着一位少年,脸颊透红,两膝间夹着一把琴。他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手指在琴弦上熟练地跳动着,琴声像清清的溪水从他手指旁流淌,流过山坡,流进草地,优美动听的歌声在原野上飘荡……身边,一群羊正在低头吃草。这一切是那么美丽,简直是一幅图画!”山坡、草地、原野这种地方对于乡村小学生来说比较熟悉,琴他们也见过,讲到这里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熟悉事物展开想象:在山坡上有一位英俊的少年,手里拿着一把琴,他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手指在琴弦上弹得那么熟练,传出那些优美的歌声流过山坡、流过草地、穿过原野,到处飘荡,还有一群羊在那里吃草。这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段教学中,课文中出现的这些事物对乡村学生来说比较熟悉,我让学生通过联想,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课文的内容学生就较容易了解了,知道当时以色列国的生活是那么美好。人们生活在幸福生活中。同样在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我又运用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通过这些较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这样就容易理解古诗内容。学生们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座黄鹤楼,前面有一条广阔的河,河上有一只小船顺流直下,船越走越远,逐渐模糊不清,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流向水天交接之处。又如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巨大的宝库。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在头脑中有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山上的树长得郁郁葱葱,秋天金黄的树叶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样飘落下来,冬天又像白雪皑皑的世界。山上有巨大的宝库:葡萄、木耳、人参等等。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美丽的小兴安岭,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合理引导,展开想象
比如在教《女娲造人》这篇课文时,课文讲到女娲来到莽莽榛榛的森林里,觉得很孤单,于是就想创造出跟自己一样的小生物——人。那么女娲是怎样造人的?我一下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而是让学生去观察图画,想象当时造人的情形。于是有学生想到了女娲在那里运用自己神通广大的本领,和孙悟空一样用嘴一吹变出许多人来等一些与课文不符的内容。后来,我说:“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人是怎样来的故事吗?”同学们听了之后,马上展开想象,想象到了女娲是用黄泥搅和,然后在手里捏成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小生物来,放在地上,就变成和自己的长相一样,并且会发出叫“妈妈” 的声音。人就是这样创造的。又如在教《赤壁之战》最后一段中,我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而是叫学生看图,看图之后想象当时战斗的情形。于是有学生就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到当时曹操的军队被困在赤壁之中,左有追兵,右有追兵,后有追兵,只好展开厮死拼杀的场面。
三、创造机会,展开想象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创造良好的机会,让学生展开想象,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语文有关知识中,由于我们是乡村小学,教学条件落后,我总是多方面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内容。比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学生想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早晨下的雨淋湿了路上的沙尘,路旁和旅店旁的柳树被雨清洗后,洗得格外清新漂亮。在宴席上,两个朋友举杯同饮,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只好劝朋友再喝一杯酒。
由此可见,想象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让难懂的内容可以变得很容易理解,让没有课件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让生涩的内容变得熟悉起来,展现出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能更好地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形成熟悉的画面。只要我们认真去引导、启发、挖掘,就能调动语文课堂活跃的气氛,使课上得有声有色。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