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将再投资10亿元兴建水利项目
哗哗的自来水一拧就来,群众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农田灌溉渠道纵横交错
为1800名群众引来幸福水
拧开水龙头,汩汩清亮的自来水“哗啦啦”喷涌而出。
“盼了多年,咱家也用上干净又充足的自来水了!”紫金县紫城镇城南居委会教场村村民邓伟强笑呵呵地说:“自来水又方便又干净,以后再也不用愁没水用了!”
今年5 月,随着教场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顺利完工,该村450 户村民家家通上了自来水,1800 名群众喝上了白哗哗的自来水。教场村虽然离紫金县城比较近,但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及地势较高等因素,村里一直未用上自来水,大部分村民此前还是饮用未经任何处理的井水。邓伟强说,村民们都是靠天吃水,平时用水特别紧张,要是遇上天旱,全村人都得想办法到别的地方找水。因此,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成为群众长期以来的迫切愿望。
城南居委会原书记、紫金县人大代表黄达贤了解这一情况后,深入教场村了解有关情况,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并形成建议准备带到县“两会”上去。2011 年8 月,由于工作调整,黄达贤调离原工作岗位。现任城南居委会书记、县人大代表邓伟锋从黄达贤手中接过该建议后,一边继续深入调研完善建议内容,一边发动广大农户自筹部分资金,积极争取上级及有关部门立项。
通过多方努力,教场村安全饮水工程于今年1 月动工建设,总投资30 多万元。工程完工后,洁净甘甜的自来水也送入了全村各家各户,彻底结束长期困扰该村的饮水难问题。在教场村,记者看到,一个崭新的蓄水池和一个过滤池立在村的半山腰位置。邓伟锋介绍说,蓄水池可储存100 多立方米的山泉水,储存的水都是从山里引来的,经过传统方法过滤后,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过去一下雨,村里人吃的多是浑水。以后即使下暴雨,村民也能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邓伟锋说。
据了解,自从教场村里的自来水通后,村里人家买洗衣机的多了,用太阳能热水器的也多了,普通农民的生活方式在悄悄地改变。此外,再也不用担心用水问题的村民发挥离县城近的优势,有不少人还办起了农家乐。“几年前,大家吃水都困难,种庄稼基本靠天,发展农家乐根本不敢想。”村民邓伟强告诉记者,以前因为没有充足干净的水,即使村里有发展农家乐的地理位置优势也都担心会留不住客,自从村里的安全饮水工程搞好后,就有不少人抓住机遇,开始办起了农家乐。如今,只要一进入教场村,村庄周边随处可见农家乐餐馆。
邓伟锋还透露,为保证村民用水的水质水量,目前村里正准备筹建一座水坝,一旦水坝建好了,村里的水头就可以集中起来,这样全村人不但喝水不成问题,灌溉用水也将不成问题。
建成供水工程265宗
教场村用上自来水只是紫金县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个案之一。2007 年以来,紫金县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从2008 年至2012 年,县政府每年都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列入向全县人民承诺的“ 十件实事”之一。6 年来,共完成了18 个镇 265 个行政村18.0639 万群众农村饮水安全和29 间农村学校 0.6009 万师生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共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265 处,设计供水能力 10901.8 立方米/天。
水利成“民生工程”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紫金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到突出位置,扎实推进民生水利建设,在解决了18 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后,又全面启动了村村通自来水工作,全县供水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全县农村群众,成为“民生工程”。
3年投资10亿元 众多工程将上马
紫金水利建设将“大变脸”
纵横交错的灌渠,清水盈盈的库塘,巍然耸立的防洪大堤,是紫金人民储存“幸福水”的 “山头水柜”……
走马紫金各乡镇,记者看到的是一幅幅民生水利建设的美丽画卷,幕幕激动人心,处处让人欣慰万分。这就是紫金县近年来突出发展民生水利工程的成果。
早在2003 年,紫金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提出《搞好水利设施建设议案》后,该县就开始实施水利工程的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650 多万元。今年10 月,紫金县又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这意味着,未来3 年内,紫金县将获得省以上财政扶持资金5.19 亿元,项目建设估算总投资8.42 亿元,42 万亩农田受益。水利示范县建设项目,加上正在实施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示范镇及崩岗(是在水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水土流失形式,记者编注)整治等工程,紫金县3 年水利建设的投资将超过10 亿元。可以想见,这些项目建成后,紫金县农田水利、防洪防涝、小流域治理将得到全面改观。
据了解,紫金县水利示范县建设项目共有 171 宗,其中,中小型灌区改造工程101 宗、机电排灌站改造54 宗、中小河流治理4 宗、小流域治理6 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 宗。
通过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实施,紫金县水利建设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彻底建成较为完善的治洪治涝保安工程体系、基本完善的农田灌排体系以及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体系“三大体系”,全县耕地实现旱涝保收,基本实现旱能灌溉涝能排,水患得到有效治理,防洪标准明显提高,水利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加强,彻底告别水利建设落后的状况。
记者从紫金县水务局了解到,紫金县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各项工程将分年度推进。众多的工程项目摆在面前,紫金人准备捋起衣袖大干一场。
从紫金县水利建设示范县建设项目表中可见,2013 年度,该县将完成义容伯公坳中型灌区和42 宗小型灌区改造工程,柏埔镇排涝站工程, 13 宗小型机电排灌工程更新改造工程,4 宗水轮泵站建设工程,中坝河中坝段治理工程及围坳水、黄花水2 宗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表显示,列入2013 年度项目的紫金县禾坑总灌区加固改造工程计划投资2533 万元,规模为1.49 万亩。
2014 年度,该县将完成临江禾坑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工程和全县37 宗小型灌区改造工程;完成临江排涝站和全县14 宗小型机电排灌工程及3 宗水轮泵站建设;完成义容河义容段治理工程;完成南山水、汀村水小流域治理工程。
数读水利
目前,紫金县建有水利工程6100 多宗,其中:中型水库3 宗,小(一)型水库11 宗,小(二)型水库 60 宗,其他蓄水工程780 多宗,总库容1.5 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0 万亩;引水工程2300 宗,灌溉面积15 万亩;木石陂改造2250 宗,灌溉面积5 万亩;电灌站390 宗,灌溉面积3 万亩;捍卫耕地万亩以上的堤围247.7 公里;建设农村供水工程 299 宗,全县小水电装机8.2 万千瓦,实现了中级电气化建设目标,初步形成了供水、灌溉、发电等多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
政府举措
为确保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紫金县成立了以县长黄文彬为总指挥的指挥部,还设立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负责项目的实施和质量监督。
按照《紫金县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示范县各项工程项目所在镇的镇长为行政负责人,水务部门对每宗工程将安排1 名至2 名技术负责人,共同负责统筹协调水利示范县建设工作。紫金县财政、发改、环保、国土等部门联动作战,确保所有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上一篇:紫金县全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
下一篇:紫金农房改造工程惠及老百姓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