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县区新闻 > 紫金县 > 阅读新闻

紫金农房改造工程惠及老百姓

农房改造让农民住上好房子

城农配电网改造点亮农村发展明灯。

保障房让更多人居者有其屋

 

我终于住上新房子了

      安居才能乐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是绝大多数人的梦想。因此,让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也有一个温暖的家被列入紫金县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

      赖治强是紫金县古竹镇榴坑村人,他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能够过上现在这样的幸福生活:屋前有一条小溪流过,清澈见底,房屋周围种满了龙眼树,郁郁葱葱,树上不时可以看到鸟儿的影子。在小溪的另一边,是成片的菜地。而赖治强家住在一栋刚刚装修过的两层楼房中,家里洗澡用太阳能热水器,温度可以达到50 多摄氏度,做饭用沼气,一点污染都没有。

      赖治强是榴坑村的贫困户,在新房子建起之前,赖治强一家 4 口一直挤在泥砖房中。去年,在政府部门的帮扶下,他获得了 18000 元的建房补助款,加上自掏的一部分及向亲友借的3 万多元,赖治强把原来的泥房改造成了一栋高两层半、面积达270 平方米的钢筋水泥房。

      “以前不敢借钱盖房子,现在我对生活有信心,借的钱一定能还得上。”赖治强说,这两年,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他种植蔬菜,每年养1300 多只“走地鸡”,还承包2 亩塘养鱼,现在年收入达到5 万元了,一家人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与村民赖治强的幸福相同,紫金县好义镇吉田村村民黄修明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搬离住了大半辈子的黄草嶂,而这个地方离吉田村委会要走上半个小时,由于路面崎岖,摩托车走起来都非常费劲,而今,他已经搬离了那个叫黄草嶂的地方,在好义镇有了自己的新家。看着自己的新房子,黄修明一家人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他说:“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这一辈子还能在镇里住上新房。”

      在紫金,像赖治强、黄修明一样因为政府部门推进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工作而受益的群众还有不少,今年安排的4990 户,目前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据悉,自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开展以来,紫金县各镇、各帮扶单位把农房改造与村镇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创办了一批农房改造整村推进示范点。通过开展农房改造,带动全县农村面貌极大改善,农村公共设施也逐步配套和完善,农村展现出“新房、新貌、新气象”的喜人景象。

      政府举措

      为全力抓好农房改造工程,紫金县各级各部门切实担负起解民忧、帮民需、办民盼的责任,积极响应省、市的号召,迅速行动,把农村住房改造作为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帮扶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加强督促检查,协调推进住房改造点的道路、饮水、供电、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做到整村推进。县里还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今年投入1.03亿元继续改造城农配电网

      点亮农村发展明灯

      概算总投资3770 万元的紫金110千伏黄塘变电站工程,在历时271天的建设后终于顺利投运了,这将大大改善紫金县黄塘、柏埔等镇日益增长的用电问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据悉,110 千伏黄塘输变电工程是黄塘镇4.5 万人盼了十多年的民心工程。黄塘镇锦口村村民黄大爷说,由于电压不稳,光管老是忽闪忽闪的,3 年前买的电磁炉、电脑、抽水机等,也几乎成了摆设,多年来一直盼望着这个变电站建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的村民形成了一个共识,110 千伏黄塘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投产对于改善用电环境,提高生产生活水平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村民们的企盼中,今年9 月,该工程终于顺利投运了。而这只是紫金县今年推进城农配电网改造的工程之一。

      近几年来,紫金县已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城农配电网进行了分期分批的改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由于城农配电网更新改造的面相当的大,每年上级安排的资金有限,因此还有不少城农配电网未能得到及时改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农电压质量。为加快城农配电网改造,县政府继续把这一工程列为2012 年“十件实事”之一,投入1.03亿元改造城农配电网。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紫金县已有不少的镇村有新换的、整齐而有序排列着的电线杆迎接你,而一些崭新的配电变压器等用电设备更像是在诉说着什么,为建设中的新农村增添了不少光彩。

      978 套保障房 顺利开工建设

      “我们一家能住得上这房子,多亏了政府的惠民政策。”12月14日,记者走进钟娴招现在租住的房子内,房间虽然不大,但是干净整洁。说起现在的生活,61岁的钟娴招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一家 6 口现在租住的廉租房,每个月只需交85 元的房租,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记者从紫金县相关部门了解到,过去的几年,该县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住房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力求做到居者有其屋。今年,紫金县又开工建设了978套保障性住房,目前,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29户,已足额发放到了符合低收入条件的住房保障对象手中。

      企业参与配套建设

      据了解,紫金县今年978 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中,新增廉租房租赁补贴户数29 户,公共租赁住房653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58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38套。

      据介绍,新增的公共租赁住房,采取政府给予政策优惠支持,企业参与配套建设的形式,在临江工业园区内投入资金4300万元建设434套,将于月底交付使用;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投资约670 万元配套新建公租房120 套,今年7 月底已经交付使用;在原粉酒厂新建100套公租房,目前正在加紧施工中。日前,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巡查组在紫金巡查期间,对紫金县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及企业参与配套建设的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科学规划确保用地

      据了解,早在今年6 月,紫金县组织多部门对全县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情况进行逐户调查摸底,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紫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并制定了方案。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键在于资金和土地,而对于财政并不充裕的紫金来说,这两样又从何而来?据介绍,为保障资金和建设用地,紫金县财政在安排配套建设资金的同时,县政府按规定将土地出让净收益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住房保障建设,并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余额全部用于住房保障。还积极争取中央、省政府专项补助资金,落实保障性住房工程免收各项行政性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为保障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用地需求,县政府在筹备的土地中实行行政划拨建设用地,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征收力度,积极争取用地指标,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税费减免方式,让利社会企业和开发商在住宅小区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结合老城改造、国有企业棚户区改造等多种方式寻求土地资源。

      多途径推进建设

      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紫金县成立了由县长黄文彬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有专人负责保障性住房建设及管理工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实行“绿色通道服务”,高效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紫金县还加强了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对工程项目进行公开招投标,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同时,为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紫金县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支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吸引社会、企业资金的参与,并已经申请列入市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单位。






上一篇:紫金将再投资10亿元兴建水利项目
下一篇:紫金扶贫“双到”工作获成效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