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 还是被手机玩?专家提醒,长期玩手机危害身体健康
“如果睡前不玩会儿手机,感觉就像憋了尿一样难受。”高中生小敏这样形容手机对她的重要性。自从寒假拿上了 iphone 手机,小敏就成了典型的“深夜手机党”,睡前一定要躺在床上玩手机,刷微博、上微信、玩游戏……
开学后,由于学校不让学生带手机,也没地方充电,小敏只好把手机放在家里。可是晚上一躺上床,习惯了手机陪伴的小敏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则精神萎靡,完全不在状态,学习效果也不好。“刚开学那两个星期,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我觉得马上就要崩溃了。”最后,小敏痛定思痛,坚决不玩手机,现在她终于把生物钟调整回来,重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很明显,小敏的失眠是由于睡前长时间玩手机打乱生物钟所造成的。”市人民医院外四区(神经外科)副主任刘胜初说,人的生物钟一旦被打乱,会让人长时间处于浅睡眠,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导致疾病多发,甚至引发精神焦虑。对小敏这样的手机控来说,只要能戒掉睡前玩会儿手机的习惯,失眠也会不治而愈。
玩手机让近视加深了
家住市区文景小区的郑小姐也是“深夜手机党”,最近一段时间来,她的眼睛常常有干涩感,戴着眼镜看东西也觉模糊,眼睛近视的度数加深了。为此,她买了缓解疲劳的眼药水,而且把手机各种屏幕换成所谓的“护眼”背景。
但是,这样的措施有用吗?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李仁芳摇摇头,“这只对缓解疲劳有作用,对缓解近视的意义不大。”李仁芳告诉记者,长期高频度使用手机对视力的影响是直接的,特别是躺在床上,四周光线较暗或一片漆黑的情况下使用手机时,手机成了直接发光体,手机屏幕画面色彩亮丽,不断闪烁,便要求眼睛快速聚焦,这时,瞳孔会不断进行收缩来适应光源的变化。时间一长有可能导致睫状肌痉挛,造成调节性近视。而躺着玩手机时对眼球的压迫力最大,会加剧视力下降。
“近几年,近视的患者越来越多,且趋于年轻化,这其中相当的一部分跟长期使用手机有关系。”李仁芳介绍,他接诊的因电子产品导致近视或加深近视的患者很多,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5 岁,是个“切水果”高手。
如何减少手机对眼睛的伤害呢?李仁芳说办法只有一个——“少玩!”特别是 18 岁以下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最好不要使用智能手机。如果非玩不可,那么,眼睛与智能手机之间应保持30 厘米左右的距离,至少每30 分钟休息一会儿。而且,使用手机时最好别摸黑进行,可开一盏小灯。
颈椎病“手机手”齐来纠缠
“颈椎好痛啊!下班后要去按摩一下!”现在在办公室,经常会听到类似的话。记者从市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肖建春那里获悉,颈椎病的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以学生和中青年白领居多,这其中,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绝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只要颈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就会对颈椎有影响。”肖建春解释,玩手机由于是低着头,颈椎的弧度增加,甚至颈椎会过度紧绷,被拉长,这就产生颈椎压迫,长此以往,肩颈容易僵硬酸痛,最终引来颈椎病。
玩手机玩出颈椎病?在市区一家商务公司上班的刘先生就是受害者,他是一个超级“手机党”,收发邮件、玩微信、刷微博、看视频、打游戏、炒股……手机已经跟他的生活与工作分不开,颈椎病也早早缠上他。其实,“手机党”刘先生不仅颈椎受了伤,疯狂玩游戏那段时间,右手食指和拇指还出现过酸痛无力的情况。
刘先生的症状得到肖建春的证实,他表示, “手机手”也是玩手机的后遗症之一。“短信盛行时,我就接收过几个拇指腱鞘炎的患者,那是由于频繁收发短信,拇指运动太频繁,造成大拇指肌腱劳累过度而引起的。”如今多为智能手机,使用更多的是食指,玩游戏时,需要用手指快速、密集地移动,持续重复有关的动作,极可能会引致“腕管综合征”。
本报记者 郑婷影 梁小鸿
上一篇:广东加强流感病例及不明肺炎监测
下一篇:衣物难干易致妇科病 潮湿雨天女性注意防炎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