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雾霾天气要等多少年?
最近,全国多地持续肆虐的“ 雾霾周”,让很多人大呼受不了,尤其是南方人从未料到,一向山清水秀的江南等地,一下子被雾霾罩了起来。
今年11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 (2013)》(以下简称《绿皮书》)显示,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2013 年以来的雾霾天数是近 52年来最多的一年。
雾霾天数52年来最多
“ 为了躲开雾霾,我回到老家长沙。刚开始的几个月,在网上分享的蓝天白云,让北京的朋友羡慕得不得了。可一到10 月,PM2.5 频频爆表,雾霾的严重程度一点不比北京低!”周小姐无奈地告诉记者,本以为北方才有雾霾,没想到南方也“ 沦陷”了。
12 月第一周,这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几乎笼罩了我国近一半国土:从华北到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已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连素有“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福州市也未能幸免。有网友戏称:“早上一拉开窗帘,以为自己突发白内障了”。
我们的身体当起了“吸尘器”
有人调侃,雾霾天,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当起了“吸尘器”。雾霾严重地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甚至出乎我们的意料。12月 8日,为防雾霾,南京一位80多岁老人因长时间戴N95 口罩,导致大脑缺氧昏厥,所幸抢救及时。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何礼贤说,这虽是个案,但空气污染的危害确实需警惕,普通人可能咳嗽、嗓子疼等,但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却可能病情恶化。
记者致电上海、武汉、南京等地多家医院得知,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加。湖北省中医院宣传处处长喻朝晖说,最近,该院这两类疾病门诊量突然上升三成左右,这与武汉持续的雾霾天密切相关。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杨志仁也说,呼吸科门诊量从10 月底的每天40人左右上升到每天 200多人。
期待5-10年告别严重雾霾
“治理雾霾是一个系统、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它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但或许也不用像英国伦敦那样治理二三十年。技术的进步,也许能让我们5-10 年后,告别频发的、严重的雾霾。”李彩亭说。他提醒,大家平时也应有意识做些小改变如少吃一点烧烤,少做一点油炸,少开一天车。如果人人都行动,对改善环境的作用是很大的。
雾霾天建议大家减少出行,出行时佩戴口罩,最好是N95 口罩,但应注意持续时间别超30 分钟。“上下班路上,我就会戴口罩。”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欣说,即便有些口罩难抵挡非常细小的可吸入颗粒物,但戴总比不戴强。此外,梨、荸荠、百合养肺,木耳、银耳可帮助清除消化道的灰尘,可适当多吃。
上一篇:粤封存致婴儿死亡乙肝疫苗
下一篇:寒冬里需做好8个重点部位的保暖工作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