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有效指导说话写话
怎样才能从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使说话、写话教学得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呢?自己在多年来的教学中认识到:引导儿童从观察入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来感知事物,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使其得到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启发其思维,为指导学生说话写话以及今后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一、引导学生观察实物,诱导说话写话
低年级的学生都是八九岁的儿童,正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期,也是儿童的语言由简单词汇向连贯句子过渡,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重要发展时期。作为一个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更应抓住良机,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开发儿童的智力,把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使写作能力提早起步。例如,我在教学生认识实物闹钟时,出示实物,先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再问:“这是大闹钟还是小闹钟?”学生回答后,再问:“它是什么颜色的?”接着就引导学生将刚才的话合起来说或写“这是一架红(蓝、黄、紫等)色的小闹钟”。这样,学生就能把观察到事物的特点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指导说话写话
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必须做到:一看、二想、三说、四写。看:引导学生一幅一幅地,仔细地观察图画,弄清图意,这是写的基础;想:在引导儿童仔细看的同时,引导儿童认真想,即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使观察和思维互相促进,学生只有想到了,才有话可说,也只有想得多,表达的内容才能丰富;说:是将观察思考内容转化为语言的主要方式;写:即在学会普通话的基础上,把说出来的内容用文字写下来。
例如,我在教学看图写话《离群的小鸡》一课的时候,这是是五幅连图。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全图,了解故事的梗概,知道这五幅图的中心是写小鸡的,然后接着按“离群—遇险 —发现—得救—归队”的顺序,引导学生一幅一幅地仔细观察。
第二幅画面上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只小鸡,树后有一只大花猫,我是这样引导的:(1)大花猫在大树的什么地方?(2)大花猫什么表情?(3)眼睛怎么样?尾巴怎么样?它想干什么?学生逐句回答后,一个学生连起来说:“大花猫悄悄躲在大树后面,瞪着两只眼睛,翘起了尾巴,想吃掉小鸡。”我又启发学生说:“谁能把大花猫的表情说得再具体些?”一个学生说:“大花猫翘起长长的尾巴,瞪着圆圆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小鸡。”
这幅图,经过大家细心观察,认真讨论,然后一个学生说:“大花猫悄悄地躲在大树后面,翘起了长长的尾巴,瞪着两只圆圆的大眼睛,死死地盯着小鸡,想趁小鸡不注意的时候猛扑过去,一口吞掉小鸡。”
这样一幅一幅地观察,逐段话进行练习,最后,在大家都会说的基础上,让同学自己动手去写,结果都能写出二百多字的短文来。
三、有意识创设情景,指导说话写话
有一天,同学们兴奋地对我说:“我们班教室前的石榴花开了。”上课了,我把那盆石榴花搬到讲台上,对同学们说:“请大家看一看,石榴花开得怎么样,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我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然后请他们说出来,再动手写。一位学生写道:“初夏,石榴花开放,远远望去,像是燃烧着的熊熊烈火,又像鲜艳的晚霞。如果你走近细看,那一簇簇的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似的,花瓣中间那淡黄色的蕊在抖动,好看极了。它那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一朵朵美丽的花儿,都在金色的阳光中点头微笑,好像欢迎你呢。”此外,我让学生写小桌子、小手绢等。我们还利用课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写话。比如体育课上进行了跳绳活动,让学生用几句话写一写当时的情景。这样大大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及注意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说话写话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写话时,要挑选学生最熟悉,最喜爱的事物让学生写。
由此可见,观察是小孩说话写话的基础。如果没有仔细的观察,学生是根本说不出完整的流利的句子。观察可以使句子写得完整、具体、生动,更重要的是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有着重要意义。如一个学生写小鸡的时候,写道:“小鸡喝水要仰头伸脖子,我想这可能是为了让水流进肚子里吧。可是人喝水为什么不须要仰头伸脖子呢?”这样,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得到提高。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认真地观察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感性材料。而作为教师只有正确的引导,启迪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特点,把话如何说出来或写出来,从而获得说写的内容,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为低年级学生的作文提早起步,为中高年级独立性作文打下良好基础。
上一篇:学生厌学原因与对策
下一篇:小学班级管理渗透德育艺术新探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