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渗透德育艺术新探
[摘要]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激励、幽默、情感等艺术不断渗透德育,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德育艺术
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最需要的是什么?笔者认为是有一套科学的管理艺术,并在管理中不断渗透德育。本人结合多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实际,在班级管理渗透德育的艺术花苑中采撷几朵小花与广大同仁一起分享:
一、激励艺术
激励犹如催化剂,使优秀者更为出色,使整个班集体团结进取。班主任若能善于运用激励艺术,在激励中渗透德育,则对班级管理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笔者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实施责任激励,让每位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有意识地在管理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将班级分成若干“行政小组”,让学生自设“官职”分管班级的事情,做到班级事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我班的学生干部职位颇多,有整理讲台的“台长”;负责关开门的“门长”;管窗户的“窗长”;管安全的“安全员”;管纪律的“纪律监督员”;管理卫生的“卫生监督员”等。在班主任的直接指导下,由各“行政小组”轮流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每个小组管理一周,循环往复四次结束。每个循环结束,我们以民主评议的方式选出本轮“最佳管理小组”。两个循环结束后,以投票方式选出“ 最负责的学生干部”。同时,我对民主评选出来的“最佳管理小组”和“最负责的学生干部”进行荣誉激励,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让大家明白“做事要有责任心”的道理。实践表明,责任激励和荣誉激励能将全班学生置于同一起跑线上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具有竞争性和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
二、幽默艺术
幽默是班级管理的润滑剂,是班主任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体现。它可以化枯燥为生动、化直白为有趣,使教育学生成为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看到值日生把黑板擦得很干净,我便说:“今天值日的同学黑板擦得很干净,给了老师一个上课的好心情。”看到有的同学桌面杂乱,我就说:“你的理想是什么?是将来开一个杂货铺吗?”这位同学羞涩一笑,渐渐开始让桌面整洁起来。学生上课睡觉,我就叫醒他,问他:“是否梦到了周公?”告诉他睡觉一定要盖被子,以防感冒。生活中处处有幽默素材。幽默的话语里面蕴含了表扬与批评。
在一次单元检测时,有位学生只考了17 分,我本想狠狠地教育他并体罚他一下,但经过反思,觉得不能忽视后进生的优点和可塑性,要以一种平等、民主的态度去教育、引导他们。因此,课后我就走近这位学生,先跟他聊天,在聊天中用幽默的语言询问他:“这次考试是否老师改错了卷、算错了分数?”这个学生很诚实地说是自己上课不够专心,考试马虎了,并表示今后一定认真学习。当然,幽默不是万能的。成功的班级管理有多种因素在里面。幽默也不可胡乱使用,脱离了对学生的爱与人格的尊重,缺乏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与时机的把握,看似幽默,却可能让学生误以为是讽刺或嘲弄,从而难以接受甚至反感,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降低班主任的威信。恰当的幽默渗透德育,里面蕴含着善意的批评,蕴含着智慧和知识,令人回味无穷。
三、情感艺术
班级管理的情感艺术就是班主任用爱去感动、感染、感化学生,往往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拥有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通行证”。学生表现出色时,微笑是最由衷的赞扬;学生犯错误时,轻轻的话语是最有力的教育;学生缺乏自信时,一句“老师相信你” 是最好的鼓励;学生遇到困惑时,热情的接纳与引导是最真诚的帮助。我班有个女生,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的创伤使她心理蒙上阴影。她性格孤僻,成绩严重滑坡。我十分着急,多次与她谈心、家访,关心她的生活,解决她的困难,帮助她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动员班上其他学生和她交朋友。爱如春风,驱散冷漠。一个月后,她终于被我的良苦用心感动了,渐渐地,冷若冰霜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成绩也逐步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对学生的关爱,不要仅仅在学生出问题时才去关注、关爱他们,而要把这种关爱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比如, 对考试成绩有明显变化的学生要关注询问,在平时多问问学习情况,多提醒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天气变化了,提醒他们添减衣服;下雨了,提醒他们路上注意安全;平时还多向他们介绍预防疾病的小常识、食疗小偏方等;学生生病了,上前轻轻问候几句,或送上几片药;学生家里有事了,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细微之处见真情,学生定会无比感动。班主任真情付出,学生也会真情相报:天凉了,见我穿得少,学生会问老师冷不冷?发现老师不舒服,学生会让老师坐下来讲……师生之间有了这份真情,相处便融洽,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增强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善于运用情感艺术,班级管理工作就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四、距离艺术
在学生管理中,许多教师对师生之间到底需要怎样的距离意见不一。某些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班主任,本着关爱学生的宗旨,认为热爱学生,就是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不分彼此。于是,一下课就和学生随意开玩笑,学生犯了错误,也舍不得批评学生。这样的结果是使学生经常忘记你是一个老师。这种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亲和力有余而威严不足,学生在教师面前毫无压力、随心所欲,课堂的正常秩序往往难以维持。此为“师生关系太近”。另外一种教师则认为,教师要有威严方有师道,管理学生应该“严”字当头,应和学生保持距离,让学生有摸不透的感觉。这种教师很少甚至从不与学生谈心和聊天,显得威严有余而亲和力不足。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惧怕心理。此为“师生关系太远”。我认为,一般情况下,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距离应稍远,因为课堂学习是一项严肃的活动;下课后,师生之间的距离应稍近,因为下课是了解学生的最好途径,通过交流才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教师要与学生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因为突发事件是在教师没有预先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处理不当,极易激化事态,导致师生之间的矛盾。
五、软硬艺术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手段,有时需要来软的,有时需要来硬的,有时需要软硬兼施,要因人而异。对一个偶尔在课堂上讲小话的学生,班主任要循循善诱,多做思想工作,给他台阶下,让他自觉改正错误,这就是 “软”;对一个经常旷课、逃课、课堂违纪的学生,班主任则须严厉地进行批评教育,该处分的要坚决处分,让他从思想上意识到错误并帮助他进步,这就是“硬”。但是处分毕竟不是目的,班主任在处分的同时,还得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有改正的机会和信心,这就是“软硬兼施”。实施“软硬兼施”要注意,当学生“软”的时候,你就不要“硬”,但有时需要绵里藏针;当学生“硬”的时候,你可能需要 “软”,这就是所谓“柔能克刚”。
总之,班级德育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班主任像棵树,班上的学生像树上的叶子。这棵树要以艺术为营养,以德育为甘露,以真诚、耐心和细心去呵护每一片叶子,让每一片叶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宝国.班级管理中的幽默艺术(J).学园:教育科研,2011,21:173.
(2)郭文平.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艺术浅析(J).2011,9:15.
(3)雷光舜.浅议班级管理的激励艺术(J). 成才之路,2009,22:71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