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应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新的教学模式。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应该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该问题的知识、方法和步骤,教师应该围绕该任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而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或者合作完成任务。
下面以“字处理软件”这一节教学内容为例来谈谈如何在课堂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了解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特征和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字处理软件并利用其来加工信息。在课堂教学课程中,教师先将本节课的新知识隐含在几个任务中,然后学生通过对教师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新知识的学习。教师围绕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了以下三个任务。
任务一:教师在电脑上打开一张网页,向学生展示一幅没有经过排版处理的网页,要求学生把网页上的文字下载下来,并改变这段文字的字体、字号、段落,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来操作。在这个任务中,学生需要把已有网页上的文字下载下来,他们可以通过“复制”-“粘贴”来完成。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使用了哪些字处理软件,并进行简单的介绍,使学生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任务二:让学生在刚才对文字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插入图片。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使用记事本和写字板这两个软件的同学,无法完成这一步的操作。这时候,教师应该适时提出疑问,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或者提示学生运用别的字处理软件试试看,随后教师引出不同的字处理软件功能不同,除了记事本、写字板、 word 之外,还有其他的字处理软件,如wps 等等,教师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软件适用范围,比如需要保存一些简单的文字,或是进行简单的编辑,可以使用记事本或者写字板。
任务三:让学生选择一种合适的文字处理软件制作一份电子杂志。要求使用字处理软件完成,可以小组成员协作,作品要显示自己的个性,内容健康有趣,版面设计不拘一格。然后学生在以上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不懂的地方自己思考,或者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而教师在一旁引导。
在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二、协作学习式教学模式
运用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在共同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彼此间的交流、沟通、争论、协商,从而学习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方法、熟练各种技能,进而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下面以“字处理软件”为例谈谈如何采用协作学习式教学模式。
首先,协作学习式教学模式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织学习活动。分组的时候,每组人数不要太多,可以每三个人或四个人分为一组,这就应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进行分组。
其次,“文字处理软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来进一步掌握对文本的处理。那么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可以让学生进行短时间讨论,然后由老师总结归纳布置出一个任务:让学生制作一份个性化的电子彩报。随后老师应该对分组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一定的提示或者帮助,以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敢于创新,不要拘泥于教材等等。
再者,学生明确了目标后就开始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协作学习。在学生协作学习过程中,由于层次不齐,有些学生对很多基本的操作掌握不牢,如复制、粘贴、保存、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等,学生会有很多操作都忘了,所以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先讨论交流,分配工作,基础较好的同学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达到目标。
最后,当学生基本都完成任务后,教师应该让各小组的组长汇报总结他们各组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的情况,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还有应该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完整的知识体系。
当每一个学生都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和受益者,每个人都对成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时,就会激起他们参与教学的兴趣和动机,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上一篇:找准语文阅读训练的着力点
下一篇: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