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我市工商部门将进一步规范塑料袋销售使用行为

     “限塑令”已实施五周年,连日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市区各大超市基本实现塑料袋有偿使用,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到超市购物时也都逐渐养成了自己带购物袋的习惯。但是,在农贸市场、小超市、小食店却很难做到“限塑”,免费塑料袋依然大行其道。市工商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工商系统将针对存在问题,重点对商家进行监管,切实提高限塑执法水平,促进限塑工作的落实。

      大超市塑料袋用量已减少

      连日来,记者在广百、人人乐、广晟等大型超市观察发现,前来购物的市民有不少是拿着环保袋来的,也有一些市民拿着旧的塑料袋来再次使用。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限塑令实施后,超市的塑料袋使用量明显减少了,拿着环保袋来购物的主要是中老年人,而年轻人基本上要求买一个塑料袋。 “超市提供的有偿塑料袋质量特别好,可以重复使用好几次。”该工作人员说。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由于限塑令中并没有对用于包装水果蔬菜的保鲜袋作出明确规定,因此这种保鲜袋备受市民的青睐,有些市民会在买东西时撕下几个保鲜袋作为购物袋来使用。

      菜市场成为“限塑”盲区

      昨日上午9 点,记者来到兴源市场,只见每个摊位上都放着大小不一的塑料袋,每个市民在菜市场走上一圈,手里就多了五六个装着菜的塑料袋。“买猪肉、鱼的话一定要用塑料袋装好才能放进环保袋的,再加上青菜是湿的,有些还带有泥,这样环保袋一定会搞脏,每天清洗袋子很麻烦。” 一李姓市民说。

      “不用塑料袋把菜装起来,顾客拿起来也不方便,再说,要是不提供塑料袋,谁还会来买我的菜啊。”一个卖菜的阿叔直言不讳地说。

      “限塑令”失效的地方除了菜市场外,还有一些小超市、小吃店及杂货店等。记者在市一小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发现,店员在盛东西时都在碗碟上套上塑料袋,这样就省去了洗碗的麻烦。

      查不合格塑料袋51万个

      “限塑令实施五年,我市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和丢弃量明显减少,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白色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市工商局市场科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介绍,五年来,我市工商系统在“限塑”整治工作中,发放宣传资料42098 份,出动执法人员 13305 人次,检查市场1760 个次,检查经营户45552 户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723 份,立案67 宗,罚款8.15 万元,收缴查扣不合格塑料购物袋约51 万个,进一步规范了我市塑料购物袋销售使用行为。

      市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工商系统在接下来的“限塑”专项整治行动中将改进方法,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巡查力度,以纠正违规为主。同时,对屡教不改的,将进行严肃查处,努力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切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

     本报记者 戴湄



相关热词搜索:限塑令 规范


上一篇:出行难 上学难 看病难 办事难 贫困村困局待破解
下一篇:网友热议怎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