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种7株榆树连成一条“绿龙”有人花6万元购买
在连平县高莞镇二联村陈屋自然村,有一名一辈子对家庭绿化情有独钟的老人,他叫陈娘添,今年76 岁。让村人津津乐道的是屹立在陈娘添家一条高3 米、长 16米的“绿龙”景观。
6 月21 日下午,记者来到陈娘添家中,在落日的余晖中,他正挥着一支旧剪刀修剪树枝,看着自己的“杰作”,一脸的满足。记者看到,陈娘添的龙形绿化树景观,“龙头”昂立,“龙身”游动, “龙尾”摆起,惟妙惟肖,并且与周围的景色和谐相处,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7株榆树连成一条“绿龙”
陈娘添是在1983 年萌发培育 “绿龙”念头的,他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文化传统地位,所以他选择了培育“绿龙”。有了想法之后,陈娘添先后在房子旁移植了7 株榆树。
自从榆树移植成活后,陈娘添长年坚持施肥浇水,并每几天修剪一次。“修剪树木造型也是一门艺术,当时我没有什么经验,走了一些弯路。”陈娘添说,因为树木长的形状各异,修剪起来很费功夫,要反反复复上百次,才能修剪出想要的形状。
陈娘添说,培育这条“绿龙”,也并非一帆风顺。十几年前,在 “绿龙”快成型时,有一棵榆树死亡了,他不得不另外寻找一株榆树重新培育和修剪。屋漏偏逢连夜雨,2002 年,在“龙”即将诞生的时候,他被检查出咽喉患有恶性肿瘤,随后先后两次住院治疗。此次患病,陈娘添的声带被完全切除了,从此他变成“哑巴”,再也无法说话,只能靠写字与人交流。出院后,陈娘添更加用心照顾自己的“绿龙”。到2003 年,他的“绿龙”终于成型,这条由7 棵榆树修剪而成的“绿龙”,全长达到 16米。
曾有人花6万元购买
如今,“绿龙”已经成型10 年了,陈娘添对待这些树木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每天扛着梯子,拿着剪刀,为这些心爱的树木裁枝剪叶,让它们健康茁壮成长。
陈娘添成功培育一条”绿龙” 的消息传出后,有很多人慕名前来观看,其中不乏一些珠三角的老板。5 年前,有个外地老板在观看陈娘添培育的“绿龙”后,想花1.6 万元购买,被老人拒绝。去年,甚至有人开出6 万元高价,但老人仍没心动。
记者问陈娘添“绿龙”要多少钱才卖。他摇了摇头,用笔在纸上写道:“这是我一生的心血,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多少钱也不会卖的。”陈娘添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摆弄这些花草树木,他觉得这些东西虽然不会说话,但会日久生情。几十年下来,陈娘添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些“小生灵”了,那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将培育“凤凰、醒狮”等
“绿龙”的成功培育,让陈娘添增添不少信心。接下来,他准备利用榆树造型“凤凰、麒麟、醒狮”等神兽。6 月21 日,记者在陈娘添家看到,目前,他的“凤凰、麒麟、醒狮”已经雏形渐现。预计几年过后,陈娘添的房子周围又将诞生惟妙惟肖的动物造型的景观。
如今,除培育树木造型景观外,陈娘添还在门前屋后栽种了菊花、月季、石榴、仙人掌、水仙花、桂花、剑兰花等20 多种花木。一年四季,房子都被绿树和鲜花簇拥,就像一个小花园一样。在这里,陈娘添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本报记者 戴湄
上一篇:捡了钱包不归还
下一篇:出外打工不回乡 1000多人的村庄仅剩五六户人家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