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中国好考生该被破格录取吗?

     6 月7 日上午,高考前20 分钟,在四川宜宾一中考点,一名女考生因痛经在考场内当场昏迷。同考场的黄子恒发现后,抱起昏迷女生往校外跑,找警察将女生送医院。事后,他被社会各界赞为“中国好考生”。遗憾的是,黄子恒的高考成绩仅为290 分,距三本线还差187 分。近日国内有高校向他抛出橄榄枝,表示愿意破格录取他。“中国好考生”该不该被破格录取?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

正方:

      具有时代激励意义

      黄子恒的事迹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具有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成绩虽然是衡量学习的标准尺度,人品才是最好的道德尺码。在笔者看来,此次“破格录取”,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考录模式,更给社会传递了“好人好报”的正能量,具有鲜明的时代激励意义。

      虽然高考失利,但黄子恒却交出了满分的“人生答卷”,大学破格免费录取,其意义不在分数,背后凸显了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修正。黄子恒的事迹不仅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价值取向正确、勇于战胜困难、乐于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高校积极弘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象。考前勇敢的“一抱”,这种精神正是目前大学生所缺乏的,将这种稀缺的正能量引进大学殿堂,实属必要。

      黄春景

      ——摘自《顶山晚报》

反方:

      救人不能成为特权

      “中国好考生”的成绩与当日救人的壮举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换言之,当时的救人并没有严重影响到他的高考成绩。如果因为救人,就被推荐上大学,就显得“救人”是高人一等的,成为一种“特权”,这对于其他同学是不公平的。而且,“中国好考生”已经获得了荣誉,如果再加上推荐上大学,则会变成了“谬赏”。如果“奖品” 太丰厚,则可能会使“中国好考生” 有了精神上的负担。

      此外,现在学校推荐“中国好考生”上的是师范学校,而就读师范学校,以后是当教师的,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不仅无法顺利毕业,而且以后也无法教好学生。学高为师,凭“中国好考生”考出的成绩,恐怕去师范学校就读,在学习上会很吃力,以后能否胜任教书工作也是一个难题。

      前溪

      ——摘自“南海网”

      栏目主持:蒋安春






上一篇:给消防箱加上保险栓
下一篇:维护食品安全刻不容缓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