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浪费,怪“餐盘”还是“脸盘”

      这是一家酒店的包厢,下午6 时刚过,预订的客人就陆陆续续来了。苏芸奉上菜谱,客人显然深谙点菜之道,凉菜、荤菜、海鲜、时蔬、主食,荤素搭配得恰到好处,最后还点了一个五指毛桃猪骨汤。这样的饭局,苏芸已经见惯了,只是每次结束后见到桌上的吃食还剩下大半,有些菜式是老家父母一辈子只在电视上见过的,而在这里,只能进泔水桶了。她觉得很是可惜。

      “都是个面子呀!”她无奈地感慨。在酒店工作了这么久,她已经习惯了,不止是公务消费,自费用餐浪费也不罕见。结婚宴、满月宴、升学宴等,这样的场合有个特殊现象,主人“讲排场”,客人“放不开”,一桌子菜也要剩下许多。

      张宁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也算同学里“混得还算好的”,每次老同学来河源,他都会主动请客。“人家大老远来,总不能三两个菜就打发了,显得小家子气。”于是,每次,他都带同学去吃个河鲜、特色菜什么的,为了表现“心里的热情”,“餐桌上的浪费”便在所难免了。虽然荷包有些吃不消,但想想能得老同学赞一句“仗义”,他心里还是觉得值得的。

      自助餐,“把钱吃回来”

      林皓和叶溱都是“吃货”,对于自助餐厅,林皓感觉自己有点强迫症——他总是边吃边计算成本,非要感觉自己已经把钱差不多吃回来了才“罢嘴”,而叶溱也总是习惯 “塞到嗓子眼”,朋友们都笑他俩是 “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先是饿的,后来是撑的。

      他们经常结伴去某自助烧烤店,里面的五花肉、虾和鸡翅他们都很喜欢,因为觉得次数跑多了不好意思,也怕有些较受欢迎的菜被取完了,他们总是先往盘子里堆上老多,结果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吃不了那么多。

      餐厅是标明要按需取餐,剩余超标是要多收一半费用的,但这一点都难不倒两位“经验丰富的吃货”,虾吃不完的戳上几刀,就像虾壳了,其它的菜弄成小片,埋到水果皮、菜渣子里面,神不知鬼不觉。而这,让自助餐厅成为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花同样的钱,为什么不尽量多吃点?”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自助是一定要吃撑的。“其实就是不剩菜,吃那么撑也是种浪费,还伤身体。”叶溱很明白这个道理,但下次去自助的时候又一如既往。

      校园,不起眼的浪费

      也许,与外面的餐馆那种“触目惊心”比起来,校园里的浪费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其实也不容小觑。

      “学生人数很多,而且固定每天都在浪费,所以,也挺吓人的。” 戴佳感慨,自己从小到大就是这么浪费过来的,有点愧疚。戴佳是河职院电信学院的学生,上个月学校师生饭堂再次举行了光盘行动,她参与了。“学校的菜虽太不合口味,但将就下也能吃。许多同学为了吃得好点,经常就会多要个菜,反正学生食堂价格也便宜。而以前在中学时菜品更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倒掉就更常见了。”戴佳说。

      至目前,河职院已经举行过数次“光盘”行动了,主要就是通过张贴标语在学校食堂内向师生宣传粮食的来之不易,呼吁大家能够 “珍惜盘中餐”。“感觉暂时为止,限制三公消费对抑制餐馆里面的浪费比较有效,而餐馆垃圾计量收费始终没做起来。其实,这主要还是要靠自觉意识,要树立起正确的观念,浪费可耻,而不是浪费光荣。” 有人感慨。

      见习记者 岳超群






上一篇:学生打暑假工有年龄限制 用工企业需到劳动部门备案
下一篇:搭河源至紫金快车多花了4元钱 市民质疑 车站解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