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殡葬协会在我市召开室内公墓建设观摩会
与会人员参观万福园公墓。
本报讯(记者 谭兴孚)25 日,由中国殡葬协会主办的《中国殡葬》周刊通讯员培训暨室内公墓建设观摩会在我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殡葬行业160多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共同交流各地优秀殡葬文化。民政部办公厅巡视员、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戚学森参加会议,他鼓励参会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客观真实地反映殡葬工作现状,积极向公众传递优秀殡葬文化。
戚学森说,倡导殡葬文明,树立殡葬新风,构建和谐殡葬环境,促进殡葬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是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协会肩负的历史责任,各级殡葬协会和基层殡葬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展示行业的形象和殡葬职工的风采。基层通讯报道骨干要积极发挥个人特长,不断加强学习,促进全国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向纵深发展。
当天下午,参会人员一行还来到万福园公墓参观。据市民政部门介绍,近年来,我市殡葬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积极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殡葬方针,我市率先引进了万福园室内公墓项目。该项目是国内首创,不仅顺应了节约土地,无尘祭奠,人性化服务等中国殡葬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实现了逝去的亲人也能团聚在一起,满足了老百姓的心理需求,是我市倡导绿色节地葬的试点工程。
万福园公墓负责人孙智勇还介绍说,公墓在每层楼的两侧设置了免费存放区域,打造人性化的服务和设施,为的是让经济困难的家庭能够让逝者安息。与会人员参观了万福园公墓后,纷纷称赞其先进的理念确实走在全国前列,值得学习和借鉴。
上一篇:干燥晴天将继续 防火补水不能松
下一篇:绿化带被踩出缺口 市民建议划斑马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