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疑患老人痴呆症被警方送到医院治疗盼找到家人
老阿婆期盼家人接她回家过年。
一名疑患有老人痴呆症的老阿婆在市区流浪多时后,幸得警方帮助,被送往源城区上城医院进行救治。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老人身体已经无恙,老阿婆急切盼望家人能将她接回家,可是并没有家人来接其出院,而老人也讲不清楚自己家在何方。记者了解到,像这位老阿婆一样,在医院里治疗后联系不上家人的患者并不止一人。医务人员希望社会能给精神病人更多的关心,家庭更不应该抛弃精神病患者,希望他们的家人能尽早将患者接回家团聚。
网友: 希望找到患者的家人
日前,一网名为“蓝蓝蓝”的网友在本地论坛上发帖,“一名年约8 旬的流浪老人被警方送到上城医院治疗后,本来早应该出院了,却找不到家人来接走,希望大家能帮助这名老阿婆找到家人”。
前天,记者联系上了上城医院的医护人员,经了解得知,老阿婆是在11 月10 日晚由源城区城东派出所送过来治疗的,经检查发现,老阿婆疑患有老人痴呆症,自身无法讲清其家庭住址,入院时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证件或能联系上其家人的电话号码,身上只有20 多块钱。经过医护人员近一个月的接触后发现,老阿婆平时喜欢唱客家山歌,听口音可能是兴宁人。
日常照顾老阿婆的护士告诉记者,这名老人经过治疗以后,精神各方面都很正常,身体基本无恙,平时在病房与其他病人相处也还算融洽,唯一不好办的就是:老阿婆不听人劝,你只要稍微大声一点说她做得不对,老阿婆就会不高兴,甚至拿起鞋子做出要打人的样子来吓人。当医护人员询问老阿婆的家人联系方式时,老阿婆则完全讲不清楚,所以只好暂时呆在医院里。
调查: 他们的眼神让人心痛
然而,医院毕竟是治疗病人的地方,治疗后的病人继续占着床位就会给医院收治其他病人带来不便。在采访过程中,医务人员记者,像这样找不到家人或联系上家人但不愿意接走的病人,上城医院每年都会遇到若干例,给医院的正常工作带来了不便。
目前,在老阿婆的病房中,就有两名病人一直联系不上其家人或家人不肯来接。记者见到这两名患者时,他们那种渴望回家、渴望关爱的眼神,让人过目难忘。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两名患者都恢复得不错,完全可以出院在家休养了,但因家人没来接,他们只能继续呆在医院里。一患者自称是江西省新干县三湖镇上聂吴家村人,其母亲叫聂慧涛,于今年8 月份乘坐火车来到河源,后因患病被警方送到上城医院接受治疗。另一患者汤爱埏自称是梅州人,今年2 月份因患病离家出走,在公路上被一辆黑色小车送到河源,后也被警方送到上城医院接受治疗。汤爱埏告诉记者,其父亲汤增元在深圳工作,在住院半年多时间里她多次打电话与父亲联系,但均遭到父亲拒绝,一直没过来将她接回家。
医院: 家庭温暖亦是治病良方
据了解,上城医院工作人员也多次打电话与汤爱埏的家长沟通,希望他尽快将孩子接回家,但都无济于事,这让院方颇为无奈。医务人员告诉记者,像这类病人社会不应该歧视他们,应该给他们就业和继续工作的机会,一旦脱离了社会,他们的社会功能就会下降。家庭方面更不应该抛弃他们,不负责任地将麻烦推给社会,精神病人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将对病情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院方希望老阿婆及两患者的家人们看到本报后,及时联系该医院,尽早将他们接回家中团聚,毕竟家庭才能给精神病人最到位的关心和呵护,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疾病复发的几率。
本报记者 梁小鸿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