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摘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计算意识, 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他们到了高年级能熟练运用计算方法的必经之路。新课程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运算能力,对数学运算的意义有基本的了解。故而教师需要以多种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教会他们全面的运算方法,使之夯实基础,学好数学知识。
【关键词】低年级 学生 计算能力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说“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将 “数学”定义为一门科学,是恩格斯的经典论断。“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整合为“教学活动”,就进一步凸显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并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兴趣、思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提高到新的高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方面就是对计算能力的掌握以及对基础计算方法的运用。以下是我对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点滴体会与各位共享。
一、加强乘法口诀练习
乘法口诀是小学低年级数学知识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他们升入高年级四则运算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要想通过乘法口诀来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一开始就应该将口诀熟烂于心。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需要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口诀,而不是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充分运用乘法口诀来做好计算题,计算的正确率也会相应提高。在乘法口诀教学中,通过有趣的游戏环节设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记忆深刻地学习乘法口诀。教师在教学乘法口诀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如学习“3”的乘法口诀,教师让全班学生一起来参与“过3 的倍数”的游戏活动。即让学生挨个数数,只要出现了3 或者3 的倍数时,学生不能数数而只能喊“过”。这种有趣的学习方式可以让教学不那么枯燥,也便于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并巩固口算能力,并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计算效率。
二、巧妙掌握计算规律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通过计算学习来扎实数学基础,强化数学计算能力,是值得我们教师好好思考的问题。如果教学方式太枯燥,学生就很容易在课堂上犯困,提不起学习兴趣。而既要让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积极学习,又要使得他们学有所获,不被抽象数学知识所难倒,就应该视情况改变课堂教学策略。我们教师就应该尽量以便捷、灵活的方式使学生巧妙地掌握计算规律。在给学生讲解整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中,为了不让学生枯燥地记忆,就要创新记忆方式,将整数加减法法则和儿童诗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加法法则学习中,可以教学生用诗歌来记忆知识要点:“整数法则好记忆,同样数位应整齐。和不满十落原位,满十上位要进一。凑十余数落下来,加到哪位落哪位。进位加数加一起,结果不差半分厘。”儿童诗的好处就是方便记忆,诵读顺口,便于学生强化知识要点的记忆。
三、营造数学活动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幼小而比较贪玩好动,不能像高年级学生那样集中精力学习。所以,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在课上集中注意力,但是不是用传统的教师威严让学生安心学习,而是应该转变思维,以和谐的课堂活动情境来使学生放松心情,让学生自愿加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这既让学生没有太大的学习压力,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热情参与。如以“6-9 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为例。教师不要总是枯燥地举例计算,而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年龄,采取知识竞赛的方式去学会简单的计算,如5+4、5+6、5+8 等,学生在听到教师出完题以后,要能够立刻举手说出答案,然后随着活动的深入进行,单纯的数字计算变成了数学活动情境。如李华在文具店买了5 本作业本、7 块橡皮擦,试想李华一共买了多少文具?通过类似的训练,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被再现出来,他们就会更有兴趣与教师进行知识互动。这是提高他们数学计算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四、加强错题反思教育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因为身心年龄的原因,时常会表现出粗心大意的问题。他们在数学计算中总是难免会出现低级错误,如数学符号写错、数学答案不正确、抄写错误等。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不懂怎样做,也不是不知道计算方法,而是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给学生讲解错题时,不能一味指责学生的粗心大意,应充分认识这样的指责对学生是无济于事的,应该和学生一起寻找错误原因,并耐心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不能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当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教师从细节出发,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地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众所周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记性并不强,很容易忘事。如我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在练习中出现了这样的一道题:0.65÷2.5=?当时学生出现以下几种不同的解法:(1)6.5÷25=0.26; (2)65÷250=0.26;(3)65÷25=2.6。大部分学生用了(1)式算法,少部分用了(2)式算法,也有三四位学生因为对小数点变化的规律没有理解,写成了(3)式。针对这种比较典型的现象,我没有立即进行正误判断,而是提醒学生进行验算辨别。很快学生通过验算 0.26×2.5=0.65,2.6×2.5=6.5 判断出(1)(2)正确,(3)错误。很显然,用(3)式计算的学生,没有考虑商不变的性质,错误地将被除数和除数都变成了整数;用(2)式的学生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虽然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 100 倍,都变成了整数,但是不够优化。针对这两种现象,我利用这次错误资源创设了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比较、讨论、解决问题, 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结束语
有人说:“把数学当成一门语言学习,学会每一个术语的用法,熟悉每一个符号的意义。”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训练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不仅仅是简单地教会他们怎样做熟习题,也不是为了提高计算能力而进行数学计算。最重要的是通过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而要做好这些的前提条件就是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我们教师辅之以有趣、灵活、便捷的数学方式方法,不断强化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使他们在今后学习数学知识中大受裨益。
参考文献
[1]冯振传.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尝试[J].学周刊.A.2012(1)
[2]特格西.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大观周刊.2012(47)
[3]高彩霞.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2013(36)
上一篇:运用正能量,打造良好班集体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