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识字与课文相剥离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个生字(出示生字卡片“阵”),这个字怎么读?
生:zhen
师:读“阵”字时要注意什么?
生:“阵”是翘舌音。
师:“阵”字由什么部分组成?在田字格怎么写?
生:“阵”字是左右结构,由左耳旁和车字组成。
师:你能给“阵”字找个朋友吗?生:一阵、阵地……
师:我们再来学习第二个生字“汽”…… 这是我们时常可见的识字教学的一幕。由于低年级主要以识字为主,很多教师就把识字教学理解成单独认字、写字。在教学生字时扔掉课文,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孤立识字,侧重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而对生字的字义关注过少或者根本就不关注。学生只能死记字的音和形,对于字义的理解就显得模糊了,学习起来极其单调乏味,与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是相违背的,更别说“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了。
众所周知,汉字不单是线条组成的符号,更是融音、形、义、情于一体的表意文字。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所说:“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正好点出了 “字”与“文”的密不可分。所以,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开展识字,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不仅可以掌握字的音与形,而且能帮助学生体会汉字意思的微妙、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结合自己的所闻所见,我想谈谈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所感。
一、初读课文,感知生字,会读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尝试拼读,边读边划出要学的生字,通过“手、脑、口”的协作读出字音、感知字形,初步建立生字的表象。例如在教学《小猫刮胡子》时,初读课文时先圈画出要学的生字词并尝试拼读,如“刮胡子、头破血流、鼻青脸肿、晚上、干干净净”等等。接着借助教师范读或学生之间纠读,多次复现,进一步确定字音。再以词语或文中短句的形式出示,通过自由练读、齐读、随机抽读等多种形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二、精读课文,熟悉生字,会意
不可否认,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教者惯于一味地重视识字教学而把阅读教学忽视了。这就造成了课堂上识字的时间过多,而学生读书只是一种形式了。其实识字教学不是简单的分析字形,应培养学生的识字解词能力、运用能力。生字分为会认字和会写字。会认字不要做过高的要求,只是感悟就可以了,换个环境也认识就达到要求。会写字要求高一些,不仅理解在本句中的含义,也可扩展延伸,如借字组词、扩展造句等。无论哪种生字,理解字义是重点。因此,教者要把生字新词从始至终融合在课文教学中,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使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也加强了对句段的朗读和理解,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像《秋天》一课中的生字“秋、纷”,如果只单纯地传统式识字,死记音与形,既忽略了学生已有的生活基础(学生已会“秋”的读音),又嚼而无味(此类字的音、形都比较容易掌握),更不能深入理解词义及课文。于是,教者可以打破传统从生活入手,问“你们喜欢什么季节?”顺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秋”的读音,让他们自己拼读、组词。再深一层引导:“谁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秋天?”“稻子熟了” “水果熟了”“树叶黄了”“天气干燥,容易引起火灾”……有的学生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所以‘秋’字以禾苗的‘禾’为偏旁,再加一个 ‘火’字。”这样就及时地解决了“秋”的音形义,进一步认识了“秋天”,自然地牵引出课文所涉及的内容。
接着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读完后,我重复念着“ 树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你怎么理解‘纷纷扬扬’呢?”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树叶从树上落下的样子,一片片落在地面,很多树叶飘下来,树叶在空中飞舞……”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已经感悟出“纷纷扬扬”的含义。而“纷”字的音和形比较容易掌握,我则简单带过。
三、巩固强化,观察临摹,会写
新课标对写字教学明确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要让“写字”进入课堂,而不是成为随机环节,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则不写。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纠正写字姿势,培养写字习惯。先让学生看一看字的结构,数一数字的笔画,说一说字的笔顺。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纠正、优化、范写。每学完一个生字都能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解、写”的有机结合更能让识字课充满新鲜活力。一位教师的写字教学令人记忆深刻:在随文认识“尖”字后,引导学生分析结构: “‘尖’由几部分组成?是什么结构?”学生回答:“‘尖’由两部分组成,是上下结构。”教师立刻在旁边板书独体字的“大”,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学生立刻回答:“大是独体字时,写在田字格中间,当它组成尖字时,大要写得小一些扁一些。”教师一边范写一边笑着说:“是啊,‘大’字真是能屈能伸啊,跟其他字写在一起时自己扁一些,让出一些地方给小字。以后我们写上下结构的字时都要这样哦!”教师趁热打铁说:“同学们记住‘尖’的写法了吗?那就快写一写吧!”学生欣然执笔,认认真真写了起来。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教师范写后学生跟着写,学习课文后再默写,这样的教学充分遵循了学生识记汉字的规律,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优美篇章以汉字为基石,能写会道从识字开始。因此,教者要善于利用我们的课文,使识字与课文紧密结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参与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热情探索的热土。
上一篇:T型课堂布局对美术课学习积极性的探究
下一篇:浅论山区普通高中政治课堂分层教学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