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市教育局部署明年高考备考工作

10 月28 日,市教育局召开2015 年高考备考工作会议,总结分析2014 年高考工作,部署 2015 年高考备考工作。据介绍,2014 年我市普通高考重点本科上线961 人,较去年增加81 人,本科上线6586 人,较去年增加66 人,实现重本、本科两个关键性指标的两年连续增长和全面增长;全市有5 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优质生和特长生培养较往年有重大突破。

会议授予河源中学、东源附城中学"河源市2014 年高考特殊贡献奖";授予河源中学、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和紫金中山高级中学" 河源市2014 年度教学质量进步奖"。

据了解,2015 年全市高考预期目标为重本1100 人,本科7100 人。

对于如何实现2015 年高考目标?市教育局提出三大备考策略。


调动师生备考的主动性
 

市教育局强调,高考备考工作要充分调动师生高考备考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好主体作用。

首先,要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也是备考的主导。学校之间高考成绩的差异就是师资水平的差异,就是教师备考工作主观能动性的差异。提高高考备考效率,首要的就是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有全身心投入备考,进入状态,充分备课,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对测练题和考试题进行认真筛选,对高考、对学生进行认真研究,才能确保高考备考的成效。为此,市、县教育局和各学校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既要给动力,又要给压力,既要给物质奖励,又要给精神奖励,充分体现干好干坏不一样。同时,还要从感情上、生活上给予高三教师更多的关怀,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其次,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到,这一年的刻苦能换来一辈子的幸福,反之则可能一辈子辛苦。要激励学生努力拼搏,为今后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实现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遵循高考备考的规律
 

市教育局认为,高考备考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要按规律办事。

一是避免打疲劳战。各校要保证学生的基本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学习效率就不可能高。

二是引导学生每天做适量运动,让学生身体机能保持最佳状态,运动量要适量。建议学生每天慢跑2 公里,微微出汗就可。

三是注重基础,回归教材。高考复习第一是基础,第二是基础,第三还是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即题在教材外,理在教材中;试题在课外,基础在课内。据命题专家分析,高考考查的主要知识仍然是基础知识。总分150 分考题里,可能有120 分是基础知识的考题。以今年高考为例,每科抓到120 分基础,上重本就够了。所以,对于学科核心的主干知识点要反复讲,反复进行训练,而且在训练和复习中要遵循一个原则:快步走,勤回头;回归基础,回归教材,“保八争二”,这是大家公认的一个备考策略。在高考中,定胜负的不是难题,而是中、低档题。也就是说,除部分拔尖学生外,大多数学生要大胆放弃难题,不要在难题中浪费宝贵的时间。

四是要坚持总分优先原则,注重各学科协调发展。高考是靠总分录取的,总分上不去,单科成绩再高也是白搭。高三级管理层面应该特别注意两种不良倾向:第一,个别学科“ 投入不足”。第二,个别学科“ 投入过度”。所以,学校、年级组、班级要科学安排备考时间,协调好学科间的均衡,课内课外都要协调好,单科不要随意增加课时,不要大量布置课外作业,避免单科冒进。同时要科学评价单科对总分的贡献程度,要关注“学科对总分上线贡献率”和“学科有效分上线命中率” 两项指标。


增强高考备考的针对性
 

高考备考时间紧迫,备考过程中,时间就是分数,谁能高效利用时间,谁就能赢得高考。市教育局强调,要提高高考的针对性,提高每个单位时间的备考效率。

一是注重研究考纲、考点、考卷,做到分清主次。教师要认真研究考纲、考点、考卷,摸准高考方向,把握高考命题规律,分清“基本考点”、“重要考点”、“高频考点”,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一般来说,每个学科高频考点约30 多个,重要考点有80 多个,基本考点则达300 多个。高频考点约占重要考点的1/3,却占总分值的80%。对此,每个学科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切忌不分轻重。

二是注重研究好学情,做到精讲精练(精选题目)。在讲方面,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基础和能力水平,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如,某个知识点如果是80%的学生都懂,就只需个别讲;如果只有30%学生的懂,那就要大讲特讲。如果不管学生懂不懂、会不会,从头讲到尾,不需讲的地方花了时间,需要讲的关键之处,时间就会不够。同时,练也要有针对性。对试卷和作业练习,要根据本校学生的现有基础和能力水平来选择,不适合本校学生的题目不要给他们做。不能不加选择地滥发题目,滥发试卷,这种缺乏针对性的做题,只会无谓地浪费学生宝贵时间。要多选经典题、类型题,选学生容易出错的题。为了精选题目,备课组教师要分工合作,按章节或知识板块将选题任务分给每个教师,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大家把自己负责的做好了,最后资源共享,这样给学生的题目质量就有保证。

三是要制作并用好错题本和好题本。进入高考备考阶段,要克服不假思索、埋头猛做题的现象。教师要指导学生坚持“以题取法”,每做一道题都要分析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与解题思路。要制作“好题本”和“错题本”。所谓“好题本”,是指每次做完练习后将自认为对提升成绩有帮助的“好题”裁剪下来,张贴到本子上,并标注这道题目“好”在哪里。一段时间后,拿出好题本再做一次,将已经完全掌握的题型划掉,仍然有学习意义的题目就标注一颗“星”,一次次如此反复,某些题目被划掉,某些题目则不断增加“星级”,最后保留下来的“五星级”题目就是最需要关注的题。所谓“错题本”,就是将每次做错的题目张贴到本子上,每隔一段时间,再回头做一遍。如果某道题目不再做错,就把它划掉,如果再次做错,就继续保留。如此循环往复,最后剩下题目中的知识点就是自己最薄弱的知识点,就需要多练、多看、多思考,直至完全消化。

通讯员叶镜湖记者张晓艳



相关热词搜索:市教育局 备考


上一篇:深圳13 位名师送教 助推我市教师成长
下一篇:陈维云:学校就是我的家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