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自幼被拐卖男子找到亲生父母后回河源答谢养父母一家

     2 月19 日下午,郑雄坤和家人一起来到东源县蓝口镇,感谢养育了他长大的“姑姑”及其家人。在郑雄坤居住了14 年之久的房子里,郑雄坤的父亲郑双平紧紧握住“姑姑”的手,感谢他们一家对郑雄坤的培养和教育之恩。

     本报记者 吴奕镇 摄

 

得知郑雄坤“回家”,乡亲们都赶来看他。 

     新闻回顾:

   1996 年8 月的一天,从老家揭阳市惠来县到深圳沙头角镇卖水果的郑双平夫妇5 岁的儿子郑雄坤被人拐卖,后被辗转卖到了东源县蓝口镇的一户人家。今年春节后,通过“宝贝回家”网站及DNA 鉴定,睽违亲生父母18年之久的郑雄坤重回父母怀抱。

  尽管郑雄坤已回到惠来的老家认祖归宗,但是他一直念念不忘在其“姑姑”家生活的十多年的日子。2 月19 日,郑雄坤和父母以及哥哥、姐夫一起来到东源县蓝口镇,感谢养育他长大的“姑姑”及其家人,同时还在当地派出所了解办理户口迁移的手续。

  

   踏回童年长大的乡土

     郑雄坤到揭阳老家认亲之后,其父母和家人已经迫不及待想去郑雄坤小时候居住过的地方看看,并当面答谢养父母一家。而知道郑雄坤要回来,“姑姑”一早就在大门口等着,因为自己读书少,生怕与郑雄坤家人有沟通障碍,她还特地让自己的儿子请假回家。

     “姑姑”家是一栋2 层半的楼房,屋内的装修很简陋。郑雄坤向自己的父母介绍“姑姑”,“我在这里生活了14 年,读小学、初中,都是‘姑姑’供的,她对我很好,我就像她的亲生儿子一样。”“姑姑” 亲切地上前,分别和郑雄坤的父母及家人握手,尽管第一次见面,陌生感却没有让这个60 岁老人感到拘束,她热情地招待郑雄坤的家人。

     为感谢“姑姑”十几年来的养育之恩,这次来河源,郑雄坤和家人带上了不少礼品送给“姑姑”。 “姑姑”知道养育了14 年的“张铭” 下决心要变回“郑雄坤”,也知道自己看着一点点成长的孩子要离开,她的心情显得很复杂,“很替郑雄坤开心,但也没办法,毕竟那是他的亲生父母啊,以后只希望他能经常回来看看。”

     张家亲戚们看到这个长大成人的孩子回来,而又即将离去,虽然口上说高兴,心里却满含不舍, “他小时候在这个斜坡上跑来跑去的。”80 多岁的曾叔父对他说,“张铭,不要忘了我们啊,小时候你爷爷经常背着你出去的”。

    

“姑姑”义务养大了他

     记者了解到,被拐后送到“姑姑”家时,郑雄坤已经是读小学的年纪。当时,“姑姑”家的3 个孩子都在读书,经济压力很大,而收养郑雄坤的张老汉已经无力做农活,也没有经济来源,为了让郑雄坤能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上学读书,“姑姑”夫妻俩义务帮他交费上学。“姑姑”告诉记者,郑雄坤从小就很听话,没有做过坏事,只要给他讲道理,他就会听。

     初中毕业外出打工后,郑雄坤学会了抽烟,“姑姑”知道后,没有骂,也没有训他。“ 我就跟他说,你的工资少,抽好烟又抽不起,抽差烟又丢面子。后来他就慢慢不抽烟了,他真的很听话。”“ 姑姑”说着,眼里泛起了泪花。“ 工作后,赚了点钱都会想着我,时常会给我几百块,有时100 元、有时300 元,对于他的这份心,我很满足。”前年,“姑姑” 要动个小手术,“当时郑雄坤打工赚不了什么钱,但是会来看望我。我一直对他跟亲生孩子一样,现在他要走了,真的很舍不得他,不想他走……”

   

  发小和兄弟叮嘱常联系

     由于“姑姑”家比较贫困,郑雄坤小时候和“表哥”睡一个房间。“当年我们俩读书时,其他哥哥姐姐都外出工作了。”“哥哥” 说:“我们从来没有把郑雄坤当外人,他就是我的亲弟弟。”对于郑雄坤找到亲生父母,“哥哥”的情绪很复杂,既替他开心,又舍不得,毕竟14 年在一起,感情已经是亲兄弟一般。

     一起长大的还有郑雄坤的发小小黄。知道这一天郑雄坤要回蓝口,小黄专门开摩托车去接他。“我们从小学玩到现在,他一遇到什么事,都会告诉我。”小黄笑着说,他喜欢怎样的女孩儿他都知道。“小学时就跟我提过他是被拐卖的,到初中时,他就说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现在他回去了,不过有网络,联系很方便,不担心会疏远。”

     办理户口迁移

     探完亲准备离开时,“姑姑”突然从衣兜里拿出一个红色的塑料袋,并慢慢打开,喊着郑雄坤哽咽着说,“你的户口本,回去之后要听话,多回来看看。”

     随后,郑家还来到蓝口镇派出所咨询户口迁移事项。“郑雄坤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考虑到他以前是被拐卖的,所以我们对此会特事特办。”民警介绍,首先要到父母户口所在地办理户口接收的证明,“需要什么材料,可以直接与我们派出所联系,我们会尽力配合。”

     此外,蓝口镇派出所也对郑雄坤的拐卖案件进行了笔录立案,民警说,贩卖人口,买卖方都要追究责任,但要怎么个追究法,还需要根据当事人(郑雄坤)的意愿以及待刑警大队处理案件后再决定。

     本报记者 吴奕镇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寻亲 拐卖 18年后 亲生父母 养父母


上一篇:您有难事,请告诉咱!咱帮你办
下一篇:学生返校大潮来临 海事部门全力护航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