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众享受更多的公共体育资源
今年,我市将整合市文化广场区域的体育项目资源,将其打造成为市区举办广场体育健身、体育会展、体育赛事的产业“引擎”,进一步扶持体育产业发展,拉动体育消费。此外,我市将着力加大市、县区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力度,力争到2018 年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实现建有全民健身广场、运动场、游泳池、体育馆 “四大件”目标。(详见本报3 月 17日、3月18日A2版报道)
又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这一举措对振兴群众体育活动,提高全市民众健康素质,必将大有益处。不过,对于民众来讲,最希望看到的是,不管是“体育健身圈”,还是“四大件”都可以向全民开放。
严格地说,我市公共体育设施人均占有量本来就少,有些体育场馆和设施再人为地设置很高的门槛,使百姓可望而不可即。况且,让民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开放成果,这本身就包括公共的体育资源。体育的本质精神,就是要为全民健身服务。实际上,只有全民的积极参与,才会有竞技体育源源不断的后续力量。所以,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让民众享受公共体育资源,不仅是对如何认识体育本质精神的实际检验,更是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实际检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公共体育资源被开发,尽可能地让适合全民健身的体育设施姓“公”不姓“私”,让体育设施也更加物尽其用,全方位服务于民众的健康。
郑婷影
上一篇:救助小露露,谱写一曲大爱之歌
下一篇:到农村去,当好老师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