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一11岁孩子疑似“阴阳人” 渴望变成正常人
小贵正在陪妹妹玩乒乓球。
今年11 岁的小贵(化名)是和平县青州镇的一名小学生,长得眉清目秀,剪着短短的头发,穿着运动鞋,看起来和普通小男孩没什么两样。然而,从出生开始,小贵又是和别人不同的,同学们都嘲笑他“不男不女”,父母对他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也说不清楚。
至今仍未定“性”
11 年前的一天,家住青州镇星联村的赖水清迎来他第一个孩子小贵的诞生。然而当孩子被抱到他面前时,他脸上的喜悦却变成了错愕,因为孩子没有完整的生殖器官。尽管大家都建议赖水清赶紧带孩子到大医院做检查,但家徒四壁的他拿不出检查费用,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去检查。
孩子出生后,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拮据。赖水清平时靠做点泥水工维持家庭开支,妻子陈桂玲是残疾人,其中一只手完全不能动弹,双脚也行动不便,虽然每个月有500 多块钱的低保,但这些钱连生活费都不够,更别说是给小贵看病了。
小贵的性别问题在入户口时成了一个难题,经过一番讨论后,工作人员在户口上把小贵定为了男性。然而今年10 月,赖水清让岳父带小贵到市中医院做了第一次B 超检查,医院的检查结果为膀胱后方未见子宫及前列腺组织,依然不能判定小贵的性别到底是男还是女。
不敢在学校住宿
去年的一天晚上,一阵吵闹声惊动了青州镇中心小学正在上晚自习的孩子们,校长赖慧浓匆匆赶到校门口察看,发现小贵正被爸爸拖着往学校里走,赖慧浓上前细问,赖水清才吞吞吐吐地告诉他,原来小贵因为被同学嘲笑,不愿意再去上学了。
随着小贵的长大,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虽然长着男孩的相貌,有着男孩的性格,在学校也被视为男孩,并住在男生宿舍,但小贵却发现自己不能像其他男孩一样站着小便,而是要蹲着,于是每次上厕所时他都不敢与同伴前行。到了四年级,镇上的孩子都要到中心小学上学,因为家离得远,小贵要在学校住宿。纸包不住火,在一次上厕所时,小贵的“秘密”不小心被同学发现了,于是同学们开始嘲笑他“不男不女”。
“ 身份”暴露后,只要一想到同学投来的异样眼光,小贵就觉得心慌,哭闹着要退学,但被爸爸送回了学校。经过老师的思想教育后,小贵最终同意回到学校上课,但是却坚决不肯再住学校,而宁愿每晚下了晚自习后,独自走半个小时漆黑的夜路,也要回家里住。
面对嘲笑不哭泣
虽然家里没有嘲笑的声音和眼光,但小贵幼小的心灵依然充满痛苦和迷茫,他也曾在心底无数遍问过自己到底是男是女,却没有人能告诉他答案。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小贵无法静心学习,不仅成绩下降,性格也开始走向叛逆。前不久,小贵不小心撞倒了正在打闹的同学,同学的额头摔破缝了几针,学校帮他垫付了医药费,也没有责怪他,但小贵还是主动站了出来承认错误。
就算调皮被父母责骂,小贵每天还是会生火、喂鸡、带弟弟妹妹,帮爸妈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看着懂事的孩子,赖水清觉得无比心酸。
面对他人的嘲笑,小贵渐渐地习惯了,他学会了在嘲笑声中沉默,即使心里难过也忍着不哭泣不争辩,他说争辩并没有用,只会让自己变得更糟糕。孩子的天性让小贵依然喜欢上学,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曾经玩得要好的同伴疏远了他,他就鼓起勇气主动去找他们玩,就算有时会被拒绝,但灰心之后他依然没有放弃。
渴望变成正常人
作为男孩生活了11 年,虽然别人都嘲笑他 “不男不女”,但是在小贵的心里,他觉得自己就是男孩,他无比渴望着能够变成一个正常的男孩子,能够放心地和同伴们一起玩耍,而不用担心会被嘲笑或是疏远,他还和许多男孩子一样,有着一个成为科学家的梦想。
记者就小贵的问题咨询了市中医院的相关医生,市中医院表示,因为没有对小贵进行详细检查,还不能判断他的性别和病因。鉴于河源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技术可以做更详细的检查,市中医院建议小贵到大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如果小贵和家长同意,市中医院可以免费为他提供初步的检查。
对于弱势群体,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而不是嘲笑。如有爱心人士愿意帮助小贵,给他一个重获新生的机会,就请伸出你的关爱之手,联系本报记者或直接联系小赖的父亲赖水清,赖水清电话:15016231341。
相关链接
“阴阳人”即两性畸形
“阴阳人”一般指小儿两性畸形。两性畸形是在胚胎发育期间分化异常所致的性别畸形,一般根据性染色体、梁色质、性腺及外生殖器的不一致,可分型为男性假两性畸形、女性假两性畸形和真两性畸形。两性畸形的患者如有外生殖器畸形,通常在幼儿时就诊,而多数病人是由于在青春期因性器官发育受限或异常才就诊,通常需要进一步检查方能确诊。
两性畸形多为先天性疾病,目前无明确预防的方法及药物。孕妇应在围产期进行科学的围产保健和规律的产前检查,避免激素水平异常影响胎儿发育。根据患者的社会性别,家属及患者的意愿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并形成正常的人格。
本报记者 谢素婵 文/图
上一篇:河源至深圳宝安机场快线正式开通
下一篇:河源甘肃同乡会爱心大接力 募捐帮助患病男童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