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河源游子常回故乡献血 被评深圳市"最具爱心人物"

 
昨日上午,赖嘉河在我市中心血站无偿捐献血小板。

出生在河源的赖嘉河,17 年里在深圳献血177 次,在河源献血 17 次。正是这种对于公益事业的专注与坚持,使他在深圳市委宣传部与深圳晶报联合开展的“回故乡”活动中被选定为广东组“回故乡”的主角。这3 天,深圳晶报记者与他一起回到河源,用镜头记录下赖嘉河“回故乡”的故事。

曾多次回故乡献血

昨日上午,赖嘉河坐在河源市中心血站血小板机采器前,工作人员正在为他扎针。尽管他已在深圳罗湖区工作10 多年,但是对于这里,他却是如此熟悉。这是因为赖嘉河是土生土长的河源人,每次回家他都会献血。

出生在源城区上城街道办下角社区的赖嘉河是深圳罗湖区总商会的一名职工,10 多年前,他前往深圳工作,1998 年1 月1 日,赖嘉河走进街头的献血车,经体检合格后献出200 毫升鲜血,从此他开启了定期献血奉献爱心的历程,并且一坚持就是17个年头。

2005 年1 月份,当得知河源市血库告急的消息后,时任深圳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宣传队队长的赖嘉河与队友发起了号召,深圳的志愿者们踊跃报名,报名人数也超出了预定的名额。据悉,在当时,这些志愿者无偿献血时间最短已有七八年,年龄最大的60 多岁。之后,每次回家乡,赖嘉河总要到血站进行献血,他也多次组织深圳志愿者一起前来献血。

截至目前,赖嘉河在深圳献血 177 次,在河源献血17 次,北京、广州、哈尔滨、杭州、梅州等地也有他无偿献血的记录。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在自己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的同时,赖嘉河也得到了别人的关爱。2004 年6 月底,赖嘉河的母亲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肾功能衰竭,造成重度贫血,在死亡线上挣扎。幸运的是,4 位无偿献血者献出 1200 毫升鲜血,把他的母亲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

献血让他更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赖嘉河的心中,这是一份足以让他骄傲的“事业”,而第一个被他的事业心感染的人是他的女儿。“我希望让无偿献血成为我的‘ 成人礼’,用行动温暖他人。”在与父亲赖嘉河商量后,女儿赖军宇在刚满18 岁时成功捐献出300 毫升全血,接过了赖嘉河的接力棒。父女之间的爱心接力,让赖嘉河干起志愿服务来更加有劲。

被选为“回故乡”主角

据介绍,赖嘉河曾7 次获得 “全国无偿献血最高奖”,两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并获得深圳市“捐血百次功勋奖”和 “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生成就奖”,被评为深圳市十大“最具爱心人物”。今年3 月与4 月,赖嘉河分别当选“中国好人”与被评为“第十一届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

而也正是由于他对献血的热心和坚持,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晶报具体执行的“回故乡—— 沿着深圳观念的足迹”大型跨年活动,将其选为主角。从10 月31 日到11 月2 日这3 天,深圳晶报记者与赖嘉河一起回到河源,用镜头记录下他“回故乡”的故事,这其中就包括他与无偿献血的故事。

本报记者 吴奕镇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行列 更多


上一篇:市人民医院开辟救助新渠道 百名先心病儿童将受益
下一篇:人行道上为何竖起铁栅栏?原是一酒店施工时所为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