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补卡截码”新型诈骗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金育峰 近 期,发生在湖北的大型“补卡截码”诈骗案 例再次挑动公众的安全神经,不法分子通 过伪造身份证件、恶意补办手机卡的方式 盗刷用户网银资金,涉案金额达百万元。 为此,广发银行专家日前提醒说,消费者 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手机钱包载体(例如 SIM 卡、SD 卡、手机等)交给他人使用。同 时,消费者还要注意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 息、银行卡信息、各类金融服务密码、验证 码和电子令牌等。
据了解,与以往常见的盗取个人银行卡 相关信息进行盗刷、假冒客服借信用卡提额 骗取验证码、网络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段不 同,“补卡截码”诈骗案件中,多起受害人在 银行卡并未离身、密码无他人知晓的情况 下,卡内资金却被他人盗刷了。诈骗的关键 点在于手机卡。犯罪分子先利用伪造的身 份证,到通信运营商网点补办与银行卡绑定 的手机卡,把机主的手机“废”了,然后重设 网银交易密码。继而利用所截获的短信等 动态验证码信息将用户银行卡里的资金转 走,这种新型犯罪手法让人防不胜防。
据悉,这种新型的银行卡诈骗案,其犯 罪手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个字,即“补卡 截码”。所谓“补卡”就是犯罪嫌疑人利用伪 造的受害人身份证,到通信运营网点补办与 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卡。所谓“截码”就是犯 罪嫌疑人补卡成功以后,在盗刷、盗转受害 人银行卡时,利用所截获的短信等动态验证 码信息,在没有银行卡密码或网银支付密码 的情况下也能将钱转出。
为此,广发银行专业人士提醒说,除了 故障因素外,如果手机在使用中出现长时间 没信号或无法使用的情况,就要警惕是否被 他人补办了自己的手机卡。如果更换手机 号,一定要及时解绑相关的银行卡。广发银 行专业人士还介绍,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诈 骗手段,需提高安全警惕,保护好个人信息 “四大件”:身份证、银行卡号、手机号和密码 等重要信息。
上一篇:邮储银行 推出孝心礼仪存单
下一篇:抗战胜利纪念币到了 河源共发行140 万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