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将逐步建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本报讯 记者 黄冉 社会救助机制关系底线民生,决不允许有人借此非法获利。记者获悉,经市编办批复同意,河源市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于近日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将利用综合信息系统,对申请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准确核实,从源头上解决“人情保”、“关系保”、“违规保”等问题,让真正贫困的群众享受到社会救助。
成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是我市“马上办”机制建立以来的又一成果。据了解,由于核对中心涉及机构、编制以及手续繁多等问题,该项目一度进展缓慢。去年11 月下旬,我市召开的项目建设 “马上办”第五次会议上提出,要彻底打消编制和经费疑虑,严格按照省相关要求推进核对中心成立,而且要在成立过程中确保人员和资金到位。
据了解,市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将担负起“组织开展经济状况查询与核对”任务。该中心将利用银行、房管等各种信息平台,核实申请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实现与低保管理紧密结合。在信息平台上,只需输入申请救助家庭的申请人姓名,即可查出其名下房产、汽车等财产具体信息,有助于社会救助工作健康、有效地实行。据相关负责人透露,以核对中心为主体的核对机制建立起来后,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人情保”、“关系保”、“违规保”等问题,确保社会救助制度的有序推进,保证社会救助的公平正义。
另外,除了市本级成立了核对中心,源城、东源、龙川3 县区也率先成立了核对中心,根据省民政厅部署,和平、紫金、连平3 县将在今年完成此项工作。
相关链接
去年近17万人享受低保
数据显示,2014 年全市享受低保救助的共有76278 户16.9 万人,低保救济面达到全市总人口的4.7%。其中,享受低保的城镇居民为9697 户近2 万人,人月均补贴335 元;享受低保的农村居民66581 户14.9 万人,人月均补贴147 元。去年,全市低保资金支出 3.41 亿元,比2013 年增加了7000 多万元;实施医疗救助24817 人次,支出资金4236 万元;发放应急救助和重建家园资金1728 万元,全市95 户因灾“全倒户”全部动工建设新房。经过一系列救助活动,困难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