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融合启新卷 彩韵凤安喜奋起 ——访紫金凤安镇委书记罗惠珍彩韵凤安喜奋起
风起凤安,喜讯连连!日前,紫金县凤安镇在2019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实绩评估中获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2020年在全县一、二、三季度的乡村振兴评估工作中成绩又名列前茅。这是该镇继2019年11月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验收排名前列之后获得的殊荣,全镇11个村达到了美丽宜居村标准。
近日,紫金县凤安镇委书记罗惠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实施“科学发展大理念、农业产业大发展、交通建设大会战、基础设施大完善、人文环境大提升”五大战略,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推进从农业小镇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小镇蜕变,进一步突出“宜居”“宜业”“宜游”,示范带动全县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更多新农村示范片(点)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标,真正实现村美民富。
“要我建”到“我要建”
时值深秋,游客踏访凤安村头田野,举目四望,心情舒畅至极,空气弥漫、荡漾着阵阵丰收喜庆气息。作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凤安镇充分利用山、水、田、林、路等优越条件,抢抓机遇,表现亮眼,发展潜力巨大。罗惠珍说,凤安镇的美丽蜕变既是党委、政府的事情,也是凤安镇每个群众的事情。通过政策宣传、教育引导等方式,积极宣传精神文明创建内容,转变农民的观念,不断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和建设新农村的内生动力,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共谋共建共享”的共识共为。
该镇启动仁里村莲子节点提升工程,巩固和壮大竹塘横排紫金春甜桔、上坑水果竹笋、仁里荷花、回龙绿茶、下石蔬菜、佛岭青梅等采摘体验园的休闲观光农业点,还积极鼓励有意愿有基础的农户,开展民宿、农家乐等场所经营,美心生态庄园、豪记山庄、南云农家乐、客家驿站等应运而生。目前,每个村至少有1个具备一定规模,带动农民和集体增收的特色产业。这些主导产业的发展已带动当地群众就业超过1万人,大大增加了当地村民收入。
农旅融合风生水起
“在凤安镇,卫生无死角。”罗惠珍说,从2012年起,全镇开展了“大清洁,乡村美”清洁整治活动,2015年又开始开展清拆工作,逐步推进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使完善的基础设施“华丽转身”变成吸引珠三角等游客前来参观体闲度假的乡村旅游景点,让“短板”变成“跳板”,乡村旅游镇雏形渐显。
为此,凤安镇积极规划推进精品旅游路线建设,完善修复鸡笼山矿山生态并加以综合利用,保护修复东龙村塘面游击队遗址、黄洞-下石村叶寨山遗址并合理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打造紫金御景生态梅园,加快推进凤凰湖、凤凰谷、凤凰岛湿地公园、瑶琴森林公园、南云森林公园、秋香江滨水体验带、横排河产业景观带建设,将凤安农业特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
加快融入产业新城
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罗惠珍说,蓝塘产业新城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全镇正全力推进蓝塘产业新城凤安片项目点项目建设。按规划蓝塘产业新城用地凤安占23%,正大力推进南环路(凤安段)和坝山电站的用地迁地征地工作,使凤安尽快融入产业新城,实现共同发展。
接下来,凤安镇还将加快构建多产融合的现代农村产业发展体系,深化“一产现代化,一产+二产链条化,一产+三产特色化”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加强产品的附加值和深加工层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产业构成和发展的多元化,把凤安打造成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休闲养生特色小镇。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