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妇幼保健院开展义诊活动 免费筛查8千余人
医生在现场进行义诊宣传。
为强化广大人民群众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意识,切实有效控制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生存率,1 月31 日,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在茶山公园举行了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义诊宣传活动,活动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群众意识有待提高
“母体患有艾滋病、梅毒、乙肝,新生儿因母婴传播,患病的几率极高,但只要在孕早期进行干预,如患有乙肝的孕妇分娩后,新生儿在出生24 小时内必须进行预防接种;患有艾滋病和梅毒的孕妇分娩,新生儿要接受抗病毒治疗,通过这些干预治疗,新生儿患此类疾病的阻断率就可达到90%以上。只不过,现在部分群众仍谈‘艾’色变,谈‘梅’ 色变,部分孕产妇在怀孕时拒绝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导致早期检测率低,给母婴健康带来风险。”因此,市妇幼保健院项目负责人刘志祥认为,相关方面的宣传活动很有必要,群众要提高意识,重视孕早期检测。
义诊活动受到群众好评
当天,活动以摆放宣传板块、发放宣传知识手册、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向咨询的人们讲解了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危害性,预防和治疗措施等知识。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母婴传播疾病知识,认识到母婴传播疾病不仅关系个人及家庭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
来自龙川的小伙子小叶说,他的身边有女性乙肝患者因为怕被歧视,隐瞒自己的病情,最后导致新生儿被传播乙肝。“原来,乙肝患者是可以生下健康宝宝的,而且还是免费的。”小叶表示会把这一信息传达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人早发现早治疗,孕育健康下一代。
免费筛查孕产妇8238人
据了解,我市于2011 年底开始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实施对象为孕产妇及儿童,项目内容包括对孕产妇开展艾滋病、梅毒、乙肝疾病筛查(整个孕期享受一次免费检测),艾滋病或梅毒筛查阳性孕产妇给予确诊及干预措施,其所生的儿童实施母婴阻断治疗及随访18 个月;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随着项目进展及各项物资到位,全市具有助产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逐渐开展艾滋病、梅毒、乙肝免费筛查服务,艾滋病孕产妇及所生婴儿给予免费治疗和相关补助,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给予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据统计,2014 年,市妇幼保健院共免费筛查孕产妇8238 人,为1051 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所分娩新生儿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提供安全助产服务等,保障了妇女儿童健康。
接下来,市妇幼保健院仍将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并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服务,在孕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医院就主动、免费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相关检测,尽早为感染孕妇提供干预措施,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希望通过全面覆盖式的服务,在减轻患病孕产妇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能够唤起广大“准妈妈”们进行孕早期疾病筛查的意识,从而将新生儿通过母婴传播而患传染性疾病的几率降到最低。
本报记者 郑婷影 文/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