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区首座垃圾压缩站投用 日处理垃圾达100吨
首座垃圾压缩站投入使用。
本报讯 记者 戴湄 昨日,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在新市区红星公园,我市首个垃圾压缩站正式投入使用,日处理垃圾能力达 100吨。垃圾压缩站的投用,将有效解决垃圾清运过程中滴、洒、抛、漏等现象,减少“二次污染”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每天的生活垃圾产量也不断增加,对日产日清垃圾工作带来了困难。为提高垃圾中转效率,减少垃圾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及减少垃圾气味对附近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市城管局于日前投入200万元在新市区红星公园建设了首个垃圾压缩站。
据市城管局副局长邹绍周介绍,垃圾压缩设备采用电控操作,只需轻轻一按,在短短的23 秒内就可以压缩一箱的垃圾,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此外,垃圾压缩机容量大,一个箱就可以装25方的垃圾,而经过压缩后的垃圾密度也增加,从而降低了运输成本。“垃圾压缩站的建成使用,有效防止了垃圾飘散以及二次污染的问题。”邹绍周表示,垃圾压缩机有清洁卫生、密闭性好、无污染等优点。垃圾压缩箱采用密闭式运作和密闭式运输,压缩处理后的污水直接进入排水管网,既不会产生异味,也不会导致污水横流,经过压缩的垃圾也是由配套的密闭垃圾压缩运输车送往垃圾处理场,有效解决垃圾清运过程滴、洒、抛、漏的问题。
目前,市区日产垃圾550 吨。接下来,市城管局将在市区建设大道下园湖建设一个垃圾压缩站,该垃圾压缩站日处理垃圾能力200吨。垃圾压缩站建成后,将有效提高垃圾收运水平和处理效率,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