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河源农村大妈走上党校讲坛 用客家话给女干部讲课

 
“红姑”在党校讲坛为女干部进行授课。

昨天,是今年全市女干部中青培训班开班的第二天。当日上午,在由市社工委和市委党校组织的《发挥新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讲堂上,一位农村大妈用河源方言,给女干部们讲“我和我的大妈级姐妹们的故事”。讲课者是东源船塘镇63 岁村妇何秀红,人称“红姑”,只有小学文化,由市及东源县社工委推荐邀请而来。

一位63 岁的农村大妈能到党校给女干部讲课,这在党校还是第一次,她究竟是何方神圣?其实,她只是一名普通的热心人,不过,她并不平凡,她创办的“船塘妈咪互助服务中心”在当地威名赫赫,成为今年我市的社会创新观察项目之一。

广场舞跳上了各地舞台

广场舞大妈原先是搞篮球的。1990 年,红姑牵头组织了一个由12 个农村妇女组成的“船塘镇妈咪篮球队”,2002 年队伍发展到了30多人,除了打篮球,队伍还学唱歌跳舞。到如今,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400 多人,她们经常到我市五个县的农村去演出,目前已演出73 场,受到当地村民的喜爱。据了解,她们队伍的节目都是从生活中来,红姑擅长说快板,为此她学起了普通话,她还会自己编写,把农村生活、家长里短编进去,编出了不少农村味的节目。

以前,“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船塘人的生活是单调的;“白天摸纸牌,晚上打麻将。”船塘人的娱乐质量不好。现在,船塘还是那个船塘,但是,船塘人的生活不一样了,玩有玩的地方,乐有乐的人群。这些,红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她说:“我做这些不是为钱,不是为面,就是为大家有个好身体,好心态。”

关注各类困难人群

红姑的妈咪互助中心成员以已婚妇女为主,年纪最大的80 岁了,最小的也有 40多岁,现在大家除了跳广场舞,还自发、自费组织各种慰问,关爱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及各类困难家庭,目前已组织帮扶活动158次。

此外,在热心调解邻里纠纷方面,队伍起到大作用,而红姑可谓是“万能钥匙”。有一年的除夕夜,村里一名妇女因为家庭琐事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当时,男方无奈找到红姑,红姑出面果然有效果,最后一家人和和睦睦过了个春节。“当时随男方去到女方娘家已经是凌晨1 点,回到家3 点多,很累很辛苦,可是我觉得那个跨年跨得最有意义。” 红姑这样说。

演讲收获阵阵掌声

“红姑”船塘镇高溪大队的团支部书记兼民兵营营长出身,从1978 年开始从事基层妇女工作,一直来热心文体活动,关爱当地困难人群,今年1月,正式申请成立“东源县船塘妈咪互助服务中心”……

当天的讲台上,红姑把自己的这些经历分享给大家,内容天马行空,毫无逻辑,讲话铿锵有力,动作夸张。可是,就是这样的一场演讲,却能在一个小时里收获9 次掌声。“我听不懂客家话,我也忍不住鼓掌,太有感染力了。”一学员的说法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其实,请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妇女走上党校讲坛,本就是一次冒险和挑战,不过,市委党校副教授、副校长陈跃华说:“让普通市民走上党校讲坛,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况且,她的演讲没有让人失望,学员徐春妍称听了讲座收获颇多,“记在了本子上,更要记在心上。”

本报记者 郑婷影/文 陈仕平/图



相关热词搜索:党校 大妈 讲坛


上一篇:19名“辣妈”经网投脱颖而出
下一篇:同学们当兵去吧!大学生入伍两年收入可达10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