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临江年丰村清代门匾被盗 村民集资10万追缉偷盗者

 
牌匾被盗,宗祠门口变得空荡荡。

曾氏宗族祠堂清代牌匾被盗一事在江东新区临江镇的年丰村炸开了锅,平日里习以为常的门匾忽然就没有了,剩下空荡荡的墙壁,村民们心里都很不是滋味。据了解,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村民们还自发集资 10万元,欲悬赏抓住盗贼和寻回牌匾。

牌匾系清代先人所立

记者来到了临江镇年丰村的曾氏宗族祠堂,祠堂周边的房子已经全部变成了结构坚固的多层钢筋水泥房,在这些房子的环绕下,祠堂显得庄重而独特。历经多年的岁月侵蚀,祠堂内的墙、瓦和所有木质结构都已显老旧,石阶缝隙中也是杂草丛生。走进祠堂,虽略显老旧,但格局却十分严谨,其正中心还常年摆放着供桌,周边悬挂着灯笼,可见它在曾氏村民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虽然我们的祠堂因很久没有修葺而显得有些老旧,但是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在这里祭拜祖先和祈求来年的福祉,只是没想到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牌匾竟然被盗了,以后我们这些子孙后代都无脸面对先人了。”年丰村一曾姓村民一边抱怨,一边向记者展示其手机上的照片。据他介绍,丢失的那块门匾上刻有“国魁”两个大字,下方则刻有“清光绪十五年己丑旦立”,约有1.6 米长,0.6 米高,是曾氏先人清朝光绪年间国子监太学士曾寿仁于1889年所立。

缺乏文物保护意识

住在祠堂周边的村民告诉记者,发现牌匾被盗已是中午时分,而实际被盗时间却是在当天的凌晨1 时左右。“凌晨1 点多的时候,周边的狗叫得很厉害,还有人听到小汽车被踩尽油门时发出的轰轰声,但是当时大家谁都没有在意。”该村的村支书告诉记者,其实不只是被盗那晚没在意,他们平时习惯了门匾就这么挂在墙上,“挂了一百多年了,没有想到竟然会有人来偷,实在是没想到。”

记者在随后对周边村民的采访中发现,无论村中老少,对于这块门匾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都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当谈及外人对此牌匾垂涎三尺甚至谈到此古物被盗时,他们仍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年迈的村民说道,“按道理应该不会被偷的呀,都怪我们村民没有保护意识,村委会也没有这个意识。”对于该如何妥善地保护村中历史古物,村民们的确没有多大概念,就连村委会之前也未想过这个问题。

10万元悬赏追缉盗匾者

年丰村村民为了能尽快追回牌匾,特意召开了村民大会,一致签名同意了对目击者或举报者进行悬赏。若举报人能提供破案线索,并亲自抓到盗贼和追回门匾的,将重酬该举报者10 万元,并会对举报者进行保密。若能提供有效线索,并间接帮助警方破案和追回门匾的,将给予1万元的奖励。“除了要商议如何找回牌匾,我们还应该想想该怎么保护我们先人流传下来的古物。”采访结束时,年丰村的村支书如是说。

据了解,目前,广泛分布在我市村落中的文化遗产,除了极少数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点受到《文物保护法》的保护之外,不少还处于无法可依与无人在管的处境,自然损毁、人为破坏偷盗等情况时有发生。要保护好散布在这些村落中的文化遗产,村民们的保护意识和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其实缺一不可。

本报记者 邹力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临江 门匾 丰村


上一篇:"粤P"车牌受异地车主欢迎 前8月征收车购税同比增60%
下一篇:省委第六巡视组将 巡视监督龙川和平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