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入侵”中小学 校园“低头族”让老师头痛
家长给小孩购买手机,大多是怕孩子在路上遇到危险或方便与家人联系,然而,孩子在拿到手机后用途却渐渐变了“味道”,大部分学生用它来上网、聊QQ、刷微信、玩游戏……虽然各地中小学校都规定学生上学期间,不允许携带手机,但此现象却是屡禁不止,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学生
方便联系还能缓解压力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我市中小学生拥有手机已不是什么稀罕事,每到放学时间,学生掏出手机玩或打电话的场景屡见不鲜。
小杨是市区一所中学的学生,他告诉记者,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有手机,且都是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都是课间开机玩一下,一般都是上微信和同学聊聊天,有时也会玩一下游戏。”小杨坦言,其实大部分同学的手机每个月的通话费都很少,上网流量产生的费用较多。龙川某中学学生小李说,虽然学校规定不让带手机,但很多同学还是会想办法把手机带来学校,有好几次,老师发现有同学在上课时间玩手机,直接就把手机没收了。
采访中,学生们大多认为手机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比如方便有事时跟家人联系,此外,听听音乐缓解学习压力,聊聊微信调剂一下枯燥的学习生活等。
家长
有人支持有人纠结
学校里手机泛滥,家长又是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记者随机采访了10 多位中小学生家长,对此,他们也表示很纠结,不让孩子带手机,担心安全“失联”,让孩子带手机,又担心影响学业与成长。
家长罗女士在外地工作不能天天回家,而她又想多了解儿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于是给儿子买了一部智能手机。罗女士说,小孩大了有自制力,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相信他不会在上课时间玩手机。但对于手机可能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她也有一些防备,比如在话费和上网上设套餐限制。家住华达街的家长欧先生则表示,有了手机,可以随时了解小孩的行踪,家长也要放心些。
在采访中,也有部分家长担心,学生的自制力差,很容易在课堂上玩手机,进而影响了学习。
学校
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教室
“在上课时间,学生玩手机一经发现,一律直接没收手机!”在采访中,多位老师表示,学生把手机带在身边,很容易分散学习注意力,特别是学生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更多。
和平阳明三中的叶老师说,她在该校教书三年余,也曾多次遇到学生家长对学校不让孩子带手机表示不理解。她认为,多数的中学生自控能力还比较弱,把手机带在身边,很容易分散学习的注意力,特别是学生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玩手机更甚。学校不让学生带手机在身边,在源头上避免了上课玩手机的情况发生。
“教学楼一律不准带手机进入。”和平县青州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长期以来对学生携带手机管理非常严格,为了避免学生睡觉时间也在宿舍玩手机,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该校的做法是,在晚上10:00- 早上6:00,屏蔽手机信号。记者了解到,和青州中学做法类似,市文昌中学、紫金县古竹新智中学、和平县阳明第三中学、连平县上坪中学等,多家学校对于学生带手机进教室都是禁止的。
本报记者 戴湄 刘影丽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