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菊不惧劳累一肩挑起两个家
一个出嫁了的女人有两头家,一边是生养自己的娘家,一边是接纳自己的夫家,东源县的黄爱菊娘家在黄田镇,夫家在康禾镇,她日日远行50 多公里,一肩挑起两个家。她的孝心感动了家人,感动了邻里,她被评为今年的孝老爱亲“河源好人”。
外嫁女儿日日远行尽孝道
黄爱菊出生于黄田镇一贫寒之家,1979 年嫁到康禾镇曲龙村后就从事接生工作,夫家的条件也不好,但黄爱菊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小日子过得美美的。
2009年,黄爱菊76 岁的生父患病导致瘫痪,母亲患老年痴呆症,双亲生活无法自理,家中兄弟姐妹都外出务工,这时候,黄爱菊毫不犹豫放弃工作,腾出时间来照顾父母。从那以后,她每天骑车来回50 多公里照顾父母,2014 年,黄爱菊患了子宫肌瘤,她仍日日远行尽孝道,风雨无阻。
除了路途遥远,给父母做饭喂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喂一顿饭都要一个多小时,食物冷了又热,热了继续喂。她还坚持每天给父亲按摩、泡脚、拭擦身体,直到现在,老人皮肤光鲜,衣着整齐,全身没有一个褥疮,连医生和邻居都对黄爱菊竖起了大拇指:是你用爱延续了生命。
无私奉献终获夫家理解
黄爱菊从早忙到晚,上午打理家里大大小小家务,下午赶到黄田镇照顾年迈的父母,时间根本不够用,对此,黄爱菊夫家人曾多次表示不理解。但黄爱菊说:“照顾父母是自己的本分,只要父母还健在就好,再累也值得。”
除了孝敬自己父母,黄爱菊对家公家婆也像自己父母一样,再苦再累,她坚持做好饭,洗好衣,照顾好丈夫小孩。她默默付出的精神,最终感动了夫家人,夫家人也由开始的不理解变得理解支持,在黄爱菊回黄田照顾父母时,夫家每一个人都力所能及地在家分担一些家务,让黄爱菊减轻压力。
黄爱菊对夫家人的回报就是用同样的爱和行动无私为夫家付出,邻居的大爷大娘都夸她是孝顺的儿媳妇,她老公也经常自豪地说:“我在外面造炉灶赚钱,最放心的就是家里媳妇和公婆相处比我这个儿子还要亲。”
本报记者 郑婷影
上一篇:驾驶证过期 规定时间内可换证
下一篇:减速带破损钢钉外露 街头常见破损可否及时修复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