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九旬抗战老兵有个孝顺儿媳 将公公当做亲父照顾

在东源县灯塔镇承前村,有一位名叫杨立中的九旬老人,他是村民所熟知的抗日老兵。

杨立中老人曾经是不幸的,14 年前他的独子去世,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个孝顺儿媳。儿媳妇杨贵添数十年如一日,用一颗金子般的赤诚之心,无怨无悔地悉心照料年迈的公公,她的事迹也被当地村民所熟知。可以说,多年来,杨贵添用她的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中华儿女孝敬父母的优秀美德。

她用瘦弱肩膀撑起一个家

杨贵添今年已经62岁。20世纪70年代,她嫁进了承前村的杨家,与杨立中老人的独子结婚,育有4个女儿和两个儿子。虽然当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杨贵添和丈夫两人相互扶持、彼此依靠,共同为这个家努力着。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14年前的一个晚上,杨贵添的丈夫工作回来后,突发性血管爆裂,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就沉沉地压在了杨贵添瘦弱的肩膀上,她还未从失去丈夫的痛苦中缓过来就要振作起来为年迈的公公以及年幼的子女们作未来的打算。

为维持日常生活,杨贵添起早贪黑,几乎一年365 天都“泡”在田里。除了干各种农活外,她同时还要兼顾对家人的照顾。看到她那么操劳,不少村民都想为她介绍一个好人家,但杨贵添一一婉拒了,“我放心不下我的公公和子女,再怎么困难,自己忍一忍,总会过去的。”这14 年来,杨贵添以坚强为纬,用关爱为经,牢牢地守护着这个家。

悉心照料老公公

“没有她的照顾,就没有我的今天,她比亲生闺女还要好。”杨立中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年纪渐大,加上早年患有眼疾,行动不便,平时都是儿媳妇杨贵添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每天都要为自己洗衣做饭、擦洗身体、接屎接尿,细节之处见温情。”据了解,杨贵添每天早上都会为公公准备两个鸡蛋,亲自调好一杯甜味和温度均适中的牛奶。

在杨贵添的心目中,家人就是全部。今年7 月份,她正在田里采摘青菜,不料右手掌被毒蛇重重地咬了一口,她的大儿子听到这个消息也立即从外地赶回老家。杨贵添被蛇咬后,右手整个手臂都肿胀起来。大儿子见到母亲这样子心疼不已,打算自己请假一段时间照顾家里,杨贵添告诉儿子工作要紧,要他早日回到工作岗位。当时,杨立中老人看到儿媳妇肿胀的手臂,担心得夜不能寐,红着眼眶说“真是苦了你了”。

杨贵添的伤口一个月后才完全痊愈,但在这段时间里,她并没有放下家里的事情。医生说伤口不能碰水,杨贵添就戴着手套做家务,“干不了重活就换只手干,事情琐碎的就慢慢干,家里不能没有人打理。”

“有好吃的,公公先吃”

在杨贵添的孝心感染下,儿女们也都把老人的健康快乐当成了家中最大的事情,每天她都会接到子女们打来的电话,电话的开端无一例外都是:“妈妈,爷爷今天怎样?”就连她四五岁大的小孙子,也会学着说些可爱的话逗太爷爷开心。

今年6月,在众多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爱心捐助下,杨立中老人顺利地实施了白内障摘除手术,其右眼视力已恢复到0.3,条件成熟的话,其左眼有望在今年秋冬时节做手术。公公恢复了部分视力,杨贵添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时刻守着公公了,但她依旧不忘悉心伺候着公公。“我会一直照顾公公,有好吃的,一定要让他先吃。”谈及将来的打算,如今已是花甲老人的杨贵添坦言,无论如何,她都会尽好孝敬的本分,让公公过得舒心自在。

本报记者 邓宇珊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儿媳 老兵


上一篇:"买手机送话费"迟迟未到账 市民无奈找帮办记者
下一篇:现场110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