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深化国地税合作 真心实措凸显1+1>2效果
7 月1 日起,《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1.0 版)》在全国税务机关推行,这一方便纳税人、规范税务人的规范性文件要求国、地税两部门从纳税服务、征收管理、税务稽查、信息共享、其他事项等5 方面32 项内容开展深度合作。
在我市,国税和地税部门开展合作由来已久。而文件出台后,两部门积极落实税务总局要求,继续在国、地税纳税服务合作上进行很多新的尝试,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便利纳税人,收到了1+1>2的合作效果。
税融通河源国地税深度合作的先行者
“税融通”服务平台是我市国、地税局开展深度合作、为企业融资服务而打造的一个大“舞台”。今年3 月底,在2015 年市国、地税第1 次联席会议上,双方审议通过了联合搭建 “税融通”服务平台的议题。
搭建“税融通”服务平台一方面落实了国家税务总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精神,另一方面又能够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因此该议题抛出后,国、地税局一拍即合,并在联席会议当场决定,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源市分行(下称河源建行)一起为信用良好的诚信纳税人搭建“税融通”服务平台,让诚信纳税企业实现以纳税信用换融资。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今年6 月1 日,“税融通”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包含了小微企业“税易贷”、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信贷融资 “成长之路”等产品。市国税局、地税局向河源建行提供并反馈了近两年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结果良好的纳税企业客户名单,以及后续的变动情况。河源建行以企业诚信纳税的良好信用作为授信的重要依据,并结合企业纳税情况作为融资的审批基础。
紫金县某药业有限公司是“税融通”项目最早的一批受益者之一。这家以药品批发零售为主的中小企业纳税信用一向良好,曾在 2013 年、2014 年连续两年被评为A 级纳税人。今年6 月,因为药品库存过大,货款尚未收回,该企业暂时陷入了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正当企业一筹莫展之时,紫金县国税局税源管理一股的税管员向他们推荐了“税融通”服务平台。该企业法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递交了申请资料。河源市国税局与地税局共同核定该企业2014 年纳税额17.55 万元,且连续两年被评为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于是放大3 倍向河源建行为其申请授信50 万元纯信用额度。2015 年7 月,该公司成功收到了“税融通”平台为紫金县小微企业发放的第一笔纯信用小企业贷款,顺利渡过了难关。
据统计,今年1 至8 月,我市“税融通”平台共发放贷款4.09 亿元,惠及全市A 级纳税人、小微企业48家。
联合办税纳税人得真便利
今年9 月起,为配合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国税部门与地税部门在联合办理登记、联合变更登记、协同办理注销登记等方面实现了国地税业务一窗通办。
由于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我市暂时无法建成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但为了在第一时间方便纳税人,今年8月,市国税局与地税局合作,在企业密集、远离市区的市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建成了全市首个国、地税联合自助办税服务厅,安装了4台国、地税一体化自助办税终端,整合了国、地税两个部门的网上申报系统,可“7×24小时”为周边纳税人提供国、地税打印缴款凭证、清缴税费、双定户申报纳税、开具小额发票、补打完税凭证、打印社保费清单、个税清单及证明等便民服务。
“这个自助办税终端操作可简单了,像打印缴款凭证,我只要3 个简单操作就可以完成,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打个缴款书要国税、地税、银行来回跑,每天光排队就能把人累死。现在我都不用出工业园的大门,就能轻松办完涉税事宜,别提多省事了。”一个陶瓷厂的会计感慨地说。
“联合自助办税缓解了国、地税双方的办税压力,真正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解决了纳税人多头跑、重复排队、重复报送资料等问题,是真正惠民利民的好举措。”某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深会计师这样评价道。
据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国、地税合作上,除了税融通和联合自助办税项目之外,该局还实现了与地税联合税收宣传和联合纳税信用评定、联合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下一阶段,市国税局与地税局还将在全市办税服务厅设立“国、地两税联合办税”窗口,实现“一窗联办”国税、地税两家业务;联合成立“河源市纳税人权益保护中心”,联合为大企业提供个性化纳税服务,联合服务管理“走出去”企业,联合培训辅导,联合共建咨询热线,通过一系列的联合纳税服务,扩大和提升合作质效,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
本报记者 黄冉 通讯员 贺艳君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