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真心 不忘初心—记市交警支队江南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杨坤
从面红耳赤、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满意而归,一起交通事故引发的纠纷在市交警支队江南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得到了和解,而主持这场调解的正是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杨坤。现年35岁的杨坤已经在事故处理岗位上奋斗了10个年头,事故处理可不是轻松的工作,时常遇到当事人无理的指责和谩骂,处理稍有不当更有可能演变成激烈的冲突。然而,10 年来,经他主持调解并最终达成和解的交通事故就高达90%。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杨坤多次被市公安局评为“业务能手”“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因为业务精通,他还被市公安局警校聘请为警务兼职教官,向一线交通民警、新招录民警和协警授课,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杨坤因而被人称为事故双方的“消防员”,警队里的“好教员”。
杨坤在事故现场勘查。
事故调解的“消防员”
你也许没感受过调解事故现场的氛围,事故双方当事人怒气冲天,互相谩骂,火药味极浓。这“火”怎么灭,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引发打架斗殴,杨坤在市交警江南大队事故处理中队工作10 年来,每次在处理各类事故纠纷中,都给双方当事人泄火、息怒,让事故得到圆满解决,人们称他为事故调解的“消防员”。 2017年4 月的一天,事故处理中队来了两群人,他们怒气冲冲,嘴里骂骂咧咧,双方在办公室的走廊里就开始推搡着,甚至要大打出手。原来是货车司机钟某驾驶重型自卸货车途经三岔路口转弯时与一辆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骑自行车的周某当场死亡。
走进调解室后,死者家属情绪激动,叫来20 多名亲友到事故处理中队将肇事货车车主团团围住,扬言要拉货车车主陪葬,还死者一个公道,而货车方也来了10 多人,双方针锋相对,眼看一起交通事故就要演变成一起群殴事件,关键时刻,杨坤果断地站出来说:“大家都消消气,亲人离去,搁谁心里都难受,可事情总是要解决的,像这样谩骂吵闹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你们再打一架,落个死伤值得吗?”
经过杨坤的耐心劝导,现场平静了许多,他安抚完死者家属的情绪后,开始分析案情,耐心讲解,为双方降温息火,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到依法赔偿,悉心地解答双方的提问,整整3 个多小时,双方心中的疑虑逐渐消除,心里的气也顺了,很快就达成了初步调解协议,事故得以完结,受害方也得到了相应的赔偿。说起调解事故的经验,杨坤说,他就是秉承“耐心、细心、真心”去工作。
事故受害方的“小棉袄”
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杨坤除了坚持公平公正以外,始终牢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尽最大的努力为事故受害方提供帮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2017 年初,市区一名环卫工人谭某像往常一样,来到205 国道清扫垃圾,不幸被撞造成伤残。由于肇事方没有买第三者责任险,肇事方家庭又有经济困难,治疗过程中,医药费一直没有着落。杨坤了解到情况后,各处走访,多方协调,在他的努力下,受害方没有因为治疗费用而延误诊治。
多次的走访后,杨坤了解到受害方家庭一贫如洗,夫妻俩挤在10 多平米的阁楼里,年近60 膝下无儿女,仅仅靠着夫妻俩人做环卫工人的收入维持家庭生计,车祸让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杨坤思前想后觉得还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于是他不断奔波于肇事方和保险公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尽可能地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合理赔偿。跑的次数多了,最后连保险公司的员工每次见到杨坤都开玩笑地说“杨警官又来了”。起初,有人还以为受害方是他的亲戚,一打听原来非亲非故,不少保险公司的人员都感动地向他竖起大拇指。
通过杨坤的努力和事故中队的多方接洽联系,终于使谭某获得了相应的赔偿。事后,谭某和丈夫向杨坤送来了一面锦旗“公正执法、热心为民”,这8 个大字正是对杨坤公正办案、执法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为了方便群众,减少当事人的来回奔波,杨坤坚持当天能办好的事决不等到明天来办,甚至经常加班加点为当事人处理案子。他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理念,着力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宁可辛苦自己,不让群众多跑腿;辛勤付出和努力,杨坤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交通肇事逃逸案全破
常言道,莫伸手,伸手必捉。而在江南大队事故处理中队,杨坤却说,莫肇事,逃逸无门。经他手处理的事故,做到交通肇事逃逸案全破,这是杨坤的工作标准,也是打击惩治交通肇事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
2016 年11 月12 日5 时许,在205 国道河源广播电视大学路段发生一宗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发生事故后驾驶人驾驶肇事车辆逃逸。一时间,群众对该案议论纷纷,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出警处理该起事故的正是杨坤。到达现场后,他和警员立即展开寻找该案现场的蛛丝马迹、走访调查现场目击证人、仔细分析现场的监控录像。遗憾的是,在案发现场所调取的监控录像完全不能看清肇事驾驶人的面部特征,排查工作一时陷入了困境。就在大家茫然无措时,杨坤凭借着监控探头里出现的一些蛛丝马迹,重新调整了排查思路,从来车方向排查肇事无号牌三轮摩托车,最终锁定了肇事嫌疑人。
经过两天夜以继日的努力,警方成功地将肇事嫌疑人廖某抓获归案,案子成功侦破。看似一起悬案,无法告破的交通肇事案竟然只用了两天时间就破了,真是神奇!面对同事的讨教,杨坤微笑着说了句:“看多了。”一句“看多了”绝不是搪塞之词,事实上,长期奋战在事故一线的杨坤看探头的时长和数量绝对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近年来,他直接参与并侦破40 多起致人死亡的逃逸案,其中很多案子就是他通过仔细查看监控探头获得破案线索的。
一位哲人说过:“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在事故处理中队,每天都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杨坤就是这样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用诚心接待每一名来访群众,用耐心对待每一位事故当事人,用公正之心处理每一起交通事故,他成了大队里处理疑难交通事故的“专家”。这是他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中,敢于担当、履职尽责的表现。杨坤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铮铮誓言,不断为队伍传递着青年民警阳光、拼博、进取的正能量。
本报记者 刁城邦 通讯员 张经纬 罗辉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