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武术再露“尖尖角” 在全省大比拼中斩金获银
金奖得主、和平庐江龙狮团团长王尔密在市区表演。
7 月31 日,由广东省武术协会主办的 2016 年广东省第九届武术精英大赛暨中国武术段位制中段段位技术考评在广州海珠区全民健身体育中心落下帷幕。代表我市参赛的和平县武术协会和咏春拳馆36 名比赛选手脱颖而出,发挥出色,一举拿下了2 个集体项目金杯、33 枚金牌、18 枚银牌、3 枚铜牌等,其中军体拳和少林八步连环拳获得了集体金杯。据悉,全省参赛单位有229 个,参赛人员达4285人。
连续三届获奖
这次和平县武术协会组队参赛项目包括咏春拳、客家拳(刀)、军体拳、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少林拳(刀)以及警用T字单拐等。该协会会长徐飞跃介绍,和平县武术协会2014 年首次组队参加全省武术精英大赛,当年就获得了2 金9 银的好成绩,去年再次参赛,又获得了8金5银1铜的佳绩。
徐飞跃说,这次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在于这次组队参加的多是民间武术教头,一般都具有超过20 年的习武经历。以金牌得主王尔密为例,他专习客家拳术,目前为和平庐江龙狮团团长,经常带队参加训练,武术一直没有荒废过。同是金牌得主的叶石松也是如此,他如今是河源市阳明龙狮团团长,武术底子也很好,每周都会组织队员习武,每季度至少参加一次大型表演。叶石松告诉记者,老古话说得好,一天不练口生,三天不练手生,练武也是如此,需要经常练练手,要日日练、月月练才行。
和平民间有习武习俗
武术界有名行话,高手在民间。和平武术扎根于深厚的客家文化土壤中,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徐飞跃说,就拿和平民间武术来说,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全县17 个镇,镇镇不一样,村村也不尽相同。和平民间流传的武术有林家打、邓家打、陈家打等,不少于 20 种。以林寨镇为例,林寨乌石村的席拳棍术伴随着“席床生日节”产生,集棍术与拳术完美结合,两者取其长、兼其优;融合打席动作用力原理,突出打席时心到、眼到、手到、眼疾手快的特点。此外,林寨镇的“陈家打” 在当地也颇有名气,并以其绝技“黑虎掏心” 最为有名。当地不少陈姓人还会经常表演这一绝技。
和平民间素有习武习俗,与其流传已久的舞龙舞狮表演也不无关系。以和平县猫头狮表演为例,表演红面沙僧和小猴要站在狮头上腾挪跳跃,才能降伏暴戾凶悍的猫头狮,故猫头狮的表演者需能拖起装扮红面沙僧和小猴的人,这对表演者来说,非具备深厚的武术功底不可。
全县开展武术展演
如今,和平武术表演在民间颇有人气。去年1 月17 日,和平县首届民间传统武术展演在彭寨镇举行,来自当地多个乡镇的7 个代表队、70 多名武术爱好者和民间武术组织参加演出,表演了包括客家拳术、咏春、少林、太极拳等民间传统武术,一举赢得了“满堂彩”。去年,该县武术协会还组织会员到优胜镇进行了武术展演。不少到场观看的观众说,自从1981 年和平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体育文化活动公演后,有好多年没有看过这么精彩的武术表演了。
和平武术展演尝到了甜头,展演既为武术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让广大群众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徐飞跃透露,计划用5 年时间在全县17 个乡镇开展民间传统武术展演,今年计划在大坝、公白进行民间传统武术展演。希望通过展演活动,全县的民间武术高手能进行技能展示和经验交流,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习武强身的队伍中来,让民间武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吴建章 吴焕逸 文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