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县区新闻 > 和平县 > 阅读新闻

以匠心守初心 用热血护天平 ——记和平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谢庆林

接待信访人来访、答复当事人咨询、耐心调解、埋首卷宗……在和平县人民法院立案庭,总能看到庭长谢庆林忙碌的身影。自2011年进入和平县法院工作至今,他始终牢记自己中共党员的第一身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13年年华默默奉献给审判与执行事业,恪尽职守,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谢庆林曾荣立个人三等功和个人嘉奖各1次,2019年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岗位能手”,2023年荣获河源法院“十佳干警”称号。自和平县法院被确定为“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法院”以来,谢庆林立足岗位职能,直面诉源治理、信访难等问题,扎实推进“脱薄争先”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谢庆林用耐心与专业纾解信访人的“法结”“心结”。

久久为功 诉源治理促和谐

“薄弱法院要缓解案件压力,就得在诉源治理上下功夫。”为取得实在成效,谢庆林时常走出法院,穿梭在各社区、单位之间,为大批量案件化解在诉前不断奔波。

2023年3月,某物业公司将520户业主诉至和平县法院,涉案金额达34万元。究其原因,小区频繁更换物业公司且服务质量不佳,业主心生不满。业主便以物业建设公司与物业公司签订合同无效、小区清洁不到位、无保安巡逻值班等为由拒交物业费。

接到该案后,谢庆林第一时间走访涉案小区。看着物业与业主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谢庆林决定挑取其中一宗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形成示范判决。

示范判决判定后,谢庆林积极联动和平县住建局开展调解工作,多次与物业公司进行座谈,解释业主拒交物业费事出有因,劝导物业公司按示范判决向各业主收取70%的物业费。几经周折,物业公司采纳了谢庆林的建议。谢庆林又马不停蹄组织业主协调,不厌其烦地向业主代表解释合同合法有效,建议业主同意以示范判决的“七折”交纳物业费。

“谢庭长,有250户业主主动缴费了,我们已经收到近13万元的物业费。”几天后,物业公司负责人给谢庆林打来电话。听到对方激动的声音,谢庆林心里很欣慰,他觉得所有奔波都是值得的。

铁汉柔肠 温情办案暖人心

虽然法条是冷冰冰的,但谢庆林始终认为法官应该是司法温度的传递者。“大爷大娘,快过年了,我来看看你们,最近生活怎么样?还有没有什么困难?”谢庆林回访当事人时,握住林大爷的手问道。“多谢谢法官,帮了我一家!”林大爷话语不多,感激之情却溢于言表。

事情还要追溯到2022年1月,林大爷的儿子因机动车交通事故送医抢救无效死亡,林大爷本人因交通事故造成腿部残疾,不幸笼罩着这一家老小。该案因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近40万元的赔偿款无法到位,年迈的林大爷夫妇和孙子的生活陷入困境。迫于生活压力,林大爷夫妇向和平县法院提出了司法救助申请。

案件受理后,谢庆林立即梳理案情,带领法官助理、书记员到林大爷所在村调查走访,得知林大爷已经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家中还有一名年仅4岁的孙子需要抚养,仅靠妻子务农和外嫁女儿给的微薄生活费维持基本生活。在林大爷家,看着破旧的小平房和简陋的家居,谢庆林一阵酸楚,马上向法院领导汇报,并帮助林大爷夫妇搜集、整理资料。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和平县法院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经审理核准给予申请人林大爷夫妇司法救助金3万元,缓解了林大爷夫妇的燃眉之急。

披荆斩棘 信访征途挑重担

“办访也是办案,有信必办、必办用心。”谢庆林接访信访人时总是耐心倾听,用心用情用力纾解信访人的“法结”“心结”,设身处地为当事人解决问题。“我不满意判决,我要求法院重判。”在办公室的谢庆林听到窗口传来吵闹声,连忙走向窗口。当看见是“熟客”吴大爷时,谢庆林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要耐心,“和和来”。

原来,年过六旬的吴大爷被何某诉至法院,要求对何某的水田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同时赔付被吴大爷拔掉的8棵果树。法院查清事实后,支持了何某的诉讼请求。2023年9月,吴大爷因不满判决开始信访,每周都到立案庭要求更改判决。

谢庆林以一杯清茶缓和了吴大爷的激动情绪。听取吴大爷的意见后,结合吴大爷提供的材料和判决书内容,谢庆林对其提出的问题和异议逐条解释回应,同时指明上诉途径,并分析上诉后可能得到的判决结果。经过谢庆林数周的不懈努力,终于解开了吴大爷的“法结”,也化解了他心中的怨气。“谢庭长,谢谢你,我下周不来了。”听到吴大爷说出这句话,谢庆林欣慰地笑了。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虽然和平县法院现在是薄弱法院,但我相信薄弱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发展机遇,就能趁势而上,扭转落后局面,奋力书写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新答卷。”谢庆林始终以匠人之心守护法治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法官为民风采。

本报记者 谢梦君 通讯员 徐晓曦 曾钰矞

 






上一篇: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以“美丽庭院+”为“小切口” 做好乡村治理“大文章”
下一篇:党建夯实发展基础 产业助力乡村兴旺 和平县彭寨镇土厘村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