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成常态 方便时别忘安全
手机支付虽然便捷但要注意安全。
核心提示:
随着当前手机支付的普及,出门忘带钱包也不要紧,有手机有网络就可以搞定。手机支付给市民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很多人已经有了切身的体验。不过,手机支付渐成常态,然方便同时不能忘了安全。记者日前走访了广发银行河源分行、中国银行河源分行、中国邮储银行河源分行,多家银行的专家提醒市民,手机移动支付虽然方便,但“丢了手机,就等于丢了钱包”。任何一种支付方式都有一定的缺陷,正如要看好你的钱包一样,也要看好你的手机。
手机支付方便快捷
前日,家住大学城的李小姐到兴源路一家大型超市买完日常用品到收银台付账时,一摸口袋,原来来时走得急,钱包居然忘带了,她马上想到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于是用手机上的支付宝钱包完成了支付。李小姐告诉记者,这已经是本月第二次用手机支付解决了付款问题。“前一阵,在学校附近的理发店染完头发后也发现所带现金不够,就加了理发店老板微信好友,通过发红包的方式付了理发的钱。手机支付实在是方便快捷,以后出门带个手机就够了。”李小姐感慨道。
如今小到路边便利店买瓶饮料,大到商场买个“大件”,只要拿出你的手机,都可以解决付款问题。“中午逛商场,看上了一件衣服,恰巧钱包落在办公室了,想买又没带钱包,使用手机支付宝扫码付款解了燃眉之急。”市民陈小姐如是说。
银发一族难分享“红利”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手机支付感兴趣。记者调查中发现,相对于便利店里年轻人纷纷尝试微信支付,超市里使用微信结账的消费者则远未形成规模。尤其是一些老年消费者,他们在结账时首选的支付方式,仍以现金为主。
“是要我加你们吗?”前日,面对市区一家超市收银员推荐的微信支付, 60 多岁的黄姨误以为需要加关注。当收银员表示不用关注公众号,直接支付即可时,黄姨立即表示要用微信支付。可随后收银员却发现,黄姨的微信钱包中并没有任何余额,也没有绑定的银行卡。最后,黄姨还是采用了传统的现金支付。
多家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说,使用微信支付的人群,年龄多在20 岁至45 岁之间,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几乎没有。
方便同时别忘安全
手机移动支付虽然方便,但要注意安全。尤其是手机遗失后,可以通过电脑或其他手机登录支付宝账户,在“安全中心”中,选择“应急服务”,选择其中的“快速挂失”。当然,如果手机本身设置了密码,同时支付宝钱包有密码,安全系数将会更高。
多家银行的专家也提醒说,如果微信绑定有银行卡,同样可以通过冻结账号来防止资金被盗。通过其他渠道登录微信后打开“设置”菜单,选择“账号与安全”,进入微信安全中心,选择冻结账号。等新手机更换后,再进行“解冻账号”即可。
一些专家还提醒说,购买手机应通过正规渠道,现在有不法分子会先在手机中安装“木马病毒”,再出售给消费者,从而窃取手机信息。需要更换手机时,建议先将旧手机还原至出厂状态。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为用户提供便利支付体验
下一篇:工行分期付款 让人生计划提前一步实现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