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多迷惑大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近期,电信诈骗作案猖獗,银行卡被盗刷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而且受害人往往损失金额巨大。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此类犯罪在原有作案手法的基础上手段翻新,导致受害者层出不穷。对此,本报记者走访了广发银行河源分行、中国银行河源分行、中国邮储银行河源分行等多家银行。一些银行业相关人士对此提醒说,市民要了解犯罪作案手段和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从而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网络诈骗花样繁多
上月,连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经过缜密侦查、循线追查,成功打掉一个特大电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 人,缴获涉案电脑 14 台,银行卡、账本等涉案工具一大批。这伙犯罪分子专门通过“世纪佳缘”、“百合网” 等征婚网站获取受害人信息,并以谈恋爱的方式取得对方信任后,让受害人在甘肃稀贵金属交易中心开户进行贵金属投资,由叶某龙扮成“老师”进行交易指导,最终导致受害人投资全部亏损从而骗取巨额资金的职业电信诈骗团伙。据了解,该诈骗团伙成员大部分为叶某龙亲属裙带关系。据初步统计,该团伙自2015 年12 月份成立以来,作案多达数十起,受害人遍布广东、山东、江西、陕西、江苏等地,涉案金额多达300万元。
其实,如今,电信诈骗的手段花样也是越来越多,除了“涉嫌洗钱”“医保、社保异常”“解除分期付款”等常见手法外,甚至还有扮老师给家长发成绩单链接,只要稍不留意点击链接,手机银行的钱就会被盗走。刚刚知晓了短信、邮件链接钓鱼网站方式植入木马诈骗或盗刷银行卡诈骗手段后,又有了扫描二维码植入木马,而了解了机票改签、网上购物退款诈骗手段后,又有了财政、税务、教育、医疗等虚构退税类诈骗,电信网络诈骗自发生以来花样不断翻新,让市民防不胜防。日前,市民黄女士在网上购物后,接到自称是网站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她在网购时因系统故障未成功,要退款给她。之后通过QQ发给黄女士一个链接,让其按照提示进行操作。不过,黄女士多长了一个心眼,及时打电话到银行咨询才使财产免于受到损失。
提高防范意识是根本
广发银行河源分行相关人士表示,面对花样繁多的电信网络诈骗,市民应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登录对方发来的链接进行网购操作,切勿泄露个人账户信息,危及账户安全。如若发现被骗,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避免损失。受骗后自行转账到骗子银行账号咋办?若受害人受骗后出现自行转账到犯罪嫌疑人提供银行账号的情况,受害人应及时拨打110 报案,有专人处理,并拨打涉案账号所属银行的电话银行自助服务,或登录对应的银行网站,通过对涉案账号采取连续3 次以上输入错误密码方式,锁定涉案银行账户的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交易权限。
银行卡号、密码泄漏遭盗刷咋办?一些银行业相关人士表示,若受害人出现手机、电脑中毒或登录钓鱼网站泄漏银行卡号、取款密码和动态验证码后被犯罪嫌疑人盗刷银行账户的情况,应立即拨打被盗刷银行账号所属银行客服电话进入人工服务,在挂失账户的同时,请求客服查询犯罪嫌疑人收款账号及所属银行,再进行紧急止付。若银行客户反馈受害人资金被犯罪嫌疑人转到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时,应立即通过互联网百度查询该第三方平台客服电话,请求客服协助止付资金,或立即赶到就近派出所报警,由民警拨打该客服电话表明身份(必要时传真相关证明材料)后,请求对该笔涉案资金进行暂停交易。
“四招”防范电信诈骗
为此,本报记者综合我市多家银行机构的风险提示,给市民提供一些电信诈骗防范术。
诈骗一: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社保医保、民政残联等进行诈骗。
防范对策: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司法机构执法办事不会通过电话要求个人怎么做,凭空涉及钱款的更不可信。
诈骗二:各种交易消费诈骗,如票务、电话电视欠费、金融交易、购物退税、退款、快递签收、中奖、引诱汇款、刷卡消费、高薪招聘、贷款、低价购物、网购、订票、办理信用卡等。
防范对策: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遇到诸如中奖、房屋退税别人说要送钱送礼物给你等“好事”,先别兴奋,要想想您怎么知道这天上掉下的是馅饼而不是陷阱呢!
诈骗三:虚构车祸、手术、绑架等诈骗。嫌疑人预先了解当事人家庭情况后,趁其亲友手机关机期间,冒充医务人员、老师或朋友,打电话谎称他们出了意外急需用钱,或谎称他们对他人造成伤害,急需医疗费、押金、赔偿等。
防范对策:接到电话先保持冷静,多跟对方核实其身份、姓名,编造几个他同学、朋友的姓名,就可以使大部分骗子露出马脚。
诈骗四:冒充移动、银行客服号码发送来的短信。
防范对策:收到客服短信存在疑问,要及时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找客服人员咨询;千万不要将短信验证码告知任何人;千万不要随意点击收到的链接或图片,妥善保管好您的卡号、密码等信息。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邮储行助广东扶贫重点地区 三年将放贷700 亿
下一篇:广发行打造“有米”直销银行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河源市暴雨灾害预警与响应条例》被省人大作为全省高质量地方立法典型案例作重点推介;市人大代表履职案例《一件人大代表建议点燃一片人间烟火气》获评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