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回顾2015年河源那些房地产的事

2015 年,市区商品住房每平米的均价最终定格在4931元,比2014年下降了133 元,市区房价近几年来首度“降火”。近日,市房管局对外公布了2015年度市区房地产市场统计情况。记者获悉,去年市区房地产市场依旧延续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强大的去库存压力使市区商品住房均价逐渐下降,并在第三季度跌破5000元。

近年来河源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让市区的房源库存不断增多,去库存压力节节攀升,因此去年我市明显减少了市场供应量。数据显示,2015 年市区新批准预售的商品房面积和商品房套数分别为134.12 万㎡、 10416 套,同比上一年大幅下降了 44.27%、47.33%。与此相对应,市区住宅批准预售的面积和套数,降幅同样都在40% 以上。去年市区在售的商品房,主要集中在雅居乐花园、东江湾、市商业中心、宝豪·御龙湾等大型项目内。

颇为意外的是,尽管2015 年被认为是房地产市场低迷的一年,但市区的商品房销售情况从数据上来看却比2014 年好得多。据了解,去年市区新建商品房预售面积为 159.59万㎡,同比增长54.55%;预售套数 13324 套,同比增长50.67% ;成交金额 85.39 亿元,同比增长46.23% 。而在 2014年,市区新建商品房预售面积、预售套数、成交金额,均比2013 年下降了13 个百分点以上。

房价方面,2015 年市区商品房均价为每平米5350 元,同比下降了5.39%。其中,商品住房均价为每平米4931 元,同比下降了2.62%。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均价的波动,房价的具体分布出现变化,其中均价在5000 至6000 元的住房数量下降,占比减少至22%。而均价在4000 至5000 元的住房占比则达到了50%,占据了总量的 “半壁江山”。

此外,市房管局还对2015 年市区商品房的住房面积、户型结构、购房对象进行了统计。截至去年,市区有44%的商品房建筑面积在90到120㎡之间,144㎡以上的房子占17%;购房者中,县区购房者占比最大,外市人口其次,本市区购房者仅占21%。

回顾2015之

“那些与我们 息息相关的房产新政”

取消开具 首套房证明业务收费

首套房证明是无房业主提供给税务部门给予查询人购房按揭减免税费的唯一凭证,也是无房业主提供给各商业银行给予查询人贷款3 成首付、利率优惠的唯一凭证。

据悉,以前在房管部门开具首套房证明,需要缴纳50 元,但不少市民认为房管部门按按电脑、打张巴掌大的证明就要收费并不合理。针对这一问题,市发改局根据周边市的做法,决定取消首套房证明收费,并从2015 年3 月1 日起正式实施。

个人购房每套补贴5000元 公积金贷款首付最低两成

2015 年5 月,酝酿已久的《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该《意见》从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促进商品住房交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6 方面制定了相应政策,为全市房地产市场注入了巨大活力。

《意见》出台后,在市区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一手房)的购房者可获得财政给予的每套5000 元补贴,同时还能将房主本人及其父母、配偶、子女的户口迁入市区。贷款方面,《意见》规定缴存职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

预售资金受部门监管 房地产开发商不能挪作他用

由于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控能力不强,商品房预售资金被挪用导致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楼盘开发的事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保障购买者消费安全、降低购房风险,我市从2015 年8 月1 日开始实施《河源市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

《办法》中规定,在房地产项目竣工前,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只能用于购买项目建设必需的建筑材料、设备等,不能挪作他用。开发商如果要动用预售资金,必须向监管部门提交相关申请文件,待审批通过后才能使用。

回顾2015之

“房地产君的喜怒哀乐”

喜:房地产展销会大丰收

2015 年6 月12 日至14 日,我市举办了“广东绿谷宜居河源”2015 河源市区房地产展销会。短短3 天时间,该展销会就因政府的惠民政策和房地产企业的优惠价格获得了大丰收,实现商品房成交616 套,成交面积6.58 万平方米,销售总额高达3.3 亿元。

怒:房产退税诈骗频发

能准确说出你的姓名、房屋位置、栋数、房号等详细信息,告知你所购房屋缴纳的契税可以申请退税,接到这样的电话你会心动吗?如果信,你就上当了。

去年,我市以房产退税为理由的电话诈骗频频发生,市房管局甚至于去年的1 月、4 月、10 月先后3 次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谨防房产退税电话诈骗的公告,提醒市民不要上当。不法分子在各个阶段行骗,覆盖面之广、持续时间之久令人咂舌。

哀:一房企申请破产

在不少人眼中,2015 年的河源房地产业遭遇了重大挫折。事实上,我市的房地产业始终处于总体平稳发展中,之所以让人产生错觉,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极个别房地产企业的不良影响。

2015年3月下旬,一则有关“河源市鸿大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破产”的文件在我市社交平台上疯传。随后,该文件真实性得到证实,鸿大城二期的后续开发问题也在一段时期内成为社会焦点。

反思这次事件,其实鸿大城项目本身并没有问题,而是开发企业经营不善、盲目举债、外延发展导致的。尽管鸿大城事件属于个案,但它也向所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敲响了警钟,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防范风险,科学经营,稳健发展。

乐:三停工楼盘复工

鸿大城项目开发企业破产后,该楼盘二期的开发建设曾一度停止。为了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鸿大城的处置工作,通过几个月来的精诚沟通,最终实现该项目在去年7 月31 日复工,一直压在鸿大城业主心中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2014 年底和2015 年初,帝豪国际花园一期、新域·蓝山三期项目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相继停工,两个楼盘的近500 名准业主们一直忧心忡忡。在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下,两个楼盘在去年 12月复工。

本报记者 黄冉



相关热词搜索:供应量


上一篇:市女企协开展 冬日送温暖活动
下一篇:河源全力备战|提升春运服务质量 确保春运顺利开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