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心传递给外来务工者 记"河源好人"何秀珍
何秀珍(图右一)与队友经常参加公益行动,默默付出。
逢年过节时,市区文明路社区附近的环卫工人都会收到一份礼物,有时候还会收到旧衣服,收到礼物时大家都很激动,不过谁也不知道给他们送礼物及旧衣服的热心人叫何秀珍。据了解,加入志愿者服务这几年来,只要遇有需要帮助的人,何秀珍总会热情地伸出援手,在系列公益行动中她渐渐把关爱的目光投到外来务工人员身上。
感同身受,她更关注外来工
年轻时,何秀珍曾在深圳工作。在深圳打工的几年里,她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她总把这些受助过的日子收藏在心里。回到河源老家工作后,她更加明白在外漂泊的务工人员的辛酸,别人给予他们的帮助,其实是一种莫大的温暖。正因为感同身受,她也把这种温暖传递给了在河源打工的外来务工者。
2012 年,一名江西籍女孩在工厂作业中因为操作不当发生意外,厂方在送该女孩入院治疗的同时还垫付各类医药费。出院后,该女工多次向工厂提出赔偿,但一直未能得到满意答复。多方努力后,这名女孩找到了源城区流动人口互助联合会,向何秀珍等志愿者请求帮助。
在向这名女孩详细了解情况后,何秀珍与队友建议她寻求法律援助,不过该女孩无奈地表示,自己只身在河源,加上家庭情况并不富裕,她仍然希望志愿者能够帮助她。为了能帮助这名女孩维权,何秀珍与队友通过多次走访,终于找到法律援助处的律师,在经过多次法律咨询以及调解后,这名女孩终于得到满意的赔偿。
他人有困难,她总会伸出手
对于市区的外来务工者,何秀珍与队友会特别关注,逢年过节她都会给经过家门口的环卫工人送上小礼物和过节食材,家里有旧衣服,她都舍不得扔掉,第一个想到的总会是路边的环卫工以及外来务工者。
当然,除了外来务工者外,对于那些有困难触动自己心灵的贫困者、患病者,何秀珍也同样会伸手相助,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2007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何秀珍从老同学口中了解到,市区上角小学附近有一户人家,家中一名中年妇女患有血管瘤,但由于家庭贫困无法到医院接受治疗。一听到这个消息,何秀珍便主动向同学提出能否为她进行募捐筹集治疗费用。
在一帮同学的帮助下,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顺利募捐到1 万多元善款。之后,何秀珍还亲自前往该女子居住地所在的街道办、居委会,帮她提交申请低保、廉租房相关材料。另外,在随后的时间里,何秀珍又两次帮这名女患者发动募捐,分别筹得1 万余元善款以及3 万元住院治疗费。
爱凑“热心”,却不爱“凑热闹”
虽然这些都是小的事情,但是何秀珍却坚持了数年。走在公益的道路上,她总是低调地参与行动,哪怕到社区探望聋哑儿童与孤寡老人,她都不愿意留下自己的姓名。帮助他人的同时,何秀珍还帮助服务队招募到更多爱心志愿者。
尽管有时候会觉得很忙,但何秀珍始终认为助人是快乐之本。在这4年的志愿服务的工作中,何秀珍5 次被评为新客家人志愿者“季星”荣誉称号、被评为河源市第三届运动会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而这些荣誉都离不开她爱心公益行动上无私的付出。
本报记者 吴奕镇 文/图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