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将助力精准扶贫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通讯员 欧阳春霞 前日,我市举办了为期一天的全市相对贫困村第一书记、支部书记精准扶贫业务培训班。来自市直各机关单位的238名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以及255名全市相对贫困村村支部书记参加了培训。据悉,这238名精准扶贫 “第一书记”将在下个月全部上岗。
与前两轮相比,我市新时期扶贫工作有所变化。从今年开始,我市将用3 年时间派驻238名干部进驻全市各精准扶贫村当“第一书记”,以开展为期3年的脱产工作,决战决胜扶贫攻坚。那么,“第一书记”在3年期间要干点啥呢?记者从我市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指南上了解到,“第一书记”要在乡镇(街道)党(工)委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抓稳定,其主要职责是,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
据悉,下个月即将到各贫困村“上岗”的 238 名驻村“第一书记”,年龄均在45 岁以下,中共党员,均为市直各单位科级干部。来自市统计局的陈秀霞就是其中一位。她坦承,由于以前没有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未参加培训之前对“第一书记”的工作比较陌生,通过这次培训,她对这次扶贫工作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应该怎么做,培训为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她还表示,本月底上岗后,将尽快熟悉村情,力争在扶贫3 年里,施展才华、练就本领,当好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催化剂”,贫困群众脱贫的“助推器”,为实现2018年河源与全省同步小康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次培训班重点围绕推动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等内容展开了培训。我市将实施“十大扶贫工程”,即产业发展扶贫工程、劳动力就业扶贫工程、社会保障扶贫工程、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扶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教育文化扶贫工程、人居环境改善扶贫工程、农村金融扶贫工程、固本强基扶贫工程、对口帮扶工程,力争到2018 年让12.59 万农村贫困人口与全市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上一篇:整治美化木京河 7 月底可完工
下一篇:水陆结合清理非法采河砂9050方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