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民生新闻 > 阅读新闻

加快完成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

本报讯 记者 黄冉  按照省的要求,我市需在今年6 月底前启动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推广工作,把“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向新的高度。昨日,市长彭建文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该项工作时强调,互联网技术只是手段,当前我市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的关键,是要破解制约政务服务的瓶颈,建立起行政审批标准化程序,简化、优化审批流程,明晰市、县、镇各级政府部门的审批权限。

日前,我市相关部门组成考察组赴广州市及广州市荔湾区政务管理办公室考察,学习在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创新体系建设上“先走一步”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据了解,通过对比发现,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当前还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一门式”服务仍然是“多窗”服务模式、“一网式”服务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广东省的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创新体系在服务对象上分为法人和自然人。按照省的要求,我市需在今年6 月底前启动自然人事项的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推广工作。由于法人事项的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尚处于探索阶段,省里也没有作明确要求,我市现阶段将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自然人事项上。

“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电子技术只是手段,技术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昨日的会议上,彭建文表示,河源目前在政务服务方面最大的短板是审批权限、流程不清晰,各级各部门“各自为政”,要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我市最重要的工作是整合政府服务资源,打造虚实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达到“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的便民利民效果。

彭建文强调,好的政务环境就是好的居住、投资营商环境,采用“互联网+政务服务” 模式是大势所趋。接下来,我市必须尽快编制好行政审批标准化和行政审批程序流程再造的细则,清晰政务流程,明确市、县、镇各级政府部门的审批权限,简化、优化审批程序,为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的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政务服务,我市还计划运用这些“手段”

实体办事厅设综合服务窗口

尽管我市早已经建成行政服务中心,把各部门办事窗口向“一门”集中,但由于缺少并联审批,群众办事进了“一门”仍然需要跑“多窗”,多次递交材料,办事效率低下。

因此,我市计划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分类设立“注册登记类、经营管理类、建设工程类”三大类综合服务窗口,同时配套设立后台审批区、综合出件区和业务咨询区,提供后台审批、发证和业务咨询服务。行政审批部门负责在后台审批区进行行政审批和在咨询区提供业务咨询服务。

建设一网式政务服务管理系统

我市将按照标准统一、分级管理、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建设一网式政务服务管理系统,包含排队叫号、投诉建议和绩效考核等功能,并与网上办事大厅统一申办受理平台无缝对接,为实施一门式综合服务提供有效信息支撑,实现集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和业务运行为一体。

开发远程视频实时在线咨询受理系统

据了解,对于事项少、业务量少等情况的审批职能部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将设立非常驻综合服务窗口。相关部门可不派人常驻服务中心,但事项必须全部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列入非常驻综合服务窗口办公。

为了第一时间为群众提供服务,我市还计划在非常驻综合服务窗口开发远程视频实时在线咨询受理系统,该系统直接连通审批部门审批科室,实现办事群众与工作人员之间实时信息传输、问题咨询与解答。

“互联网+政务服务”延伸至便民服务站

我市考虑采用“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的模式,依托各级行政服务中心、银行自助服务区、大型商业中心、院校区及公园广场等公共服务场地,建设便民服务站(亭)。站(亭)内设置便民智能化自助终端,整合各行业信息化系统资源,逐步实现为公众提供社保、公积金、交通违章、税务、政务信息查询、水费、电费、燃气费、电话费等缴费服务,引导更多群众和企业体验、使用网上办事。



相关热词搜索:行政审批 标准化 建设


上一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将获援助
下一篇:加大力度推进 “西优”工程项目开展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