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康教结合,为残障儿童架起通往幸福未来的桥梁
河源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是市残联直属公益一类康复机构,中心以“为家庭分忧、为社会减负、为残障孩子美好未来奠基”的宗旨,推进实施“康教结合、缺陷补偿、生活教育、开发潜能”模式,为残疾儿童积极融入、平等参与社会奠定基础。每年免费为130多名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
(耳蜗术后听力评估)
多措并举,科学实施“康教融合” 模式
在“康教融合”实施中,中心根据每年约130人次的残障儿童,设立3个听障康复班、3个脑瘫康复班,3个孤独症康复班,每班人数8-15人,为残障儿童建立个人档案,采取集体训练、个别康复训练及家庭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康复训练。首先是对7岁以下的听障、脑瘫儿童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残障儿童的康复目标,制定学期康复计划和康教训练项目,合理设置课程。其次是充分运用康复、教育技术手段训练。如利用言语矫治仪、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对听障儿童进行言语康复训练,积极调动发音器官,采用集体课教学、个别化教学、亲子教学、听力学服务等措施,使听障儿童语言理解能力、听觉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利用引导式教育环境和家具,对脑瘫儿童进行引导式教育体系里的小组学习、整日流程、规划性的环境、整合课堂、习作程序、节律性意向、诱发技巧等技能,引导和鼓励脑瘫儿童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儿童在一起互动学习,减少对家长和老师的依赖,建立健康的自我认识和他人认识。第三是让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到儿童的康复、学习训练活动中,让家长了解训练原则和方法,在家庭的支持和环境中,残障儿童能够发挥自身功能。
(主题教学活动)
“康教融合”让更多残疾儿童融入社会
中心的孩子们在老师们康教结合的辛勤教育康复训练效果明显。听障儿童的听觉言语能力有了很大改善,2016年30多名儿童经过康复训练回到普通学校就读。脑瘫儿童的运动、语言、认知、社交等能力得到很大提升;20名儿童经过引导式教育融入普通学校读书。家长得到支持性服务,稳解家庭里的精神压力,给予残障儿童融入社会里的前境。
(快乐的户外亲子游活动)
上一篇:注意啦,下周又有冷空气来
下一篇:河源2294人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