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警惕,年终电信诈骗花样忒多

本报讯 记者 刁城邦 通讯员 陈长志  年末节前,正是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频发期。为提高社会公众的防诈骗能力和防诈骗意识,近日,市公安局在茶山公园开展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

记者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了解到,去年,在开展“3+2”专项行动中,警方打掉了多个盘踞在我市的电信诈骗犯罪团伙。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些电信诈骗团伙,主要通过短信、电话、网络和邮寄传递等方式,冒充朋友、公检法、税务或工商等执法部门,以借钱、涉案或退费退税为幌子,以群众不懂法、贪婪、财迷心窍的心态行骗,一步步将受害人引入圈套,受害人糊里糊涂便上当受骗。

年末节前,正是返乡高潮,人员流动性大,违法分子抓住这一时机,假冒医生、民警的身份,以亲人出事正在抢救为幌子,实施诈骗。此外,还有一类短信诈骗,违法犯罪分子以年终某某公司搞优惠送福利活动,以中奖为幌子,以需要支付保证金或税费为由,让你汇款。民警提醒,这些伎俩都是骗子编出来糊弄人的,千万不要有“贪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要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一旦发现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如果掉入不法分子所设置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相关链接

民警教你认清识别以下犯罪方法:

(一)电话诈骗:

1、虚构子女出事诈骗。

2、虚构子女被绑架为由诈骗。

3、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诈骗。

4、冒充电信局、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电话诈骗。

5、以购房、购车退税为名电话诈骗。

6、中奖诈骗。

7、ATM机虚假告示诈骗。

(二)短信诈骗:

1、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

2、无理由汇款诈骗。

(三)网络诈骗:

1、以提供****、股票资讯进行诈骗。

2、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

3、通过发布低价销售商品信息,包括网络Q币、游戏币、游戏装备、点数卡等进行诈骗。



相关热词搜索:年终 花样 电信 诈骗 花样


上一篇:醉汉产生被害妄想症 打砸邻居财物获刑
下一篇:网传“史上最冷春节”不靠谱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