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传递公安正能量的行家里手 记宣传民警林小明


林小明在采访群众。

为破案,刑警们研判着案发的每一个细节;为打击街头违法犯罪,便衣民警们潜伏、跟踪,与违法分子斗智斗勇…… 然而,公安队伍里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也拿着“长枪短炮”出现在案发现场,传递案情的真相,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传递社会正能量。他们,就是公安队伍的一个特殊警种——宣传民警。

林小明,源城公安分局宣传室民警。在他的印象中,每一次的案发,为完成通稿发布,总是与时间赛跑。加班是常事,其中的苦与累,只有自己知晓。

逐字逐句推敲每一份警情通告

在案发现场,刑警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侦查,掌握最有效的证据,他们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当案子侦破后,就需要一个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声音,还原案件真相,消除社会的负面影响。而此时,正是林小明这些宣传民警们“夜战”的时刻。

2015 年10 月24 日,河源市区客家公园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案发后,此案经微信和一些自媒体传播,引发了较大的恐慌。从当天下午5 时许接案,林小明便和刑侦大队的民警一道奋战在案发现场,负责拍摄视频和图片,一直工作到晚上。看着不同媒介传播的信息以及群众的各种猜测和恐慌,公安机关必须以及时、准确、正义的声音告知群众,第一时间向市民通报警情。

因为案情正在侦破中,不便透露更多的信息。所以,警方的案情通报十分关键。源城公安分局首次向社会通报“10·24”警情,百来字的通报,林小明硬是一字一句地推敲,既确保了信息准确无误,又第一时间向市民传递准确的声音。

只要案子一日不破,市民的担忧和恐慌就无法消除。在平常的工作中,对于侦查破案,更多的是看到刑警、法医等一线民警的身影,我们只是幕后者,林小明感慨地说。从案后的第一份警情通报到向社会发出协助通报及协助悬赏公告,每一份通告、通稿都得认真,避免引起市民的误解。

36个小时的战斗

你不是办案子,咋会连续战斗36 个小时呢?林小明肯定地回答:对,就是有这么回事,而且有时比办案的民警还累。

“10·24”案已经连续侦办了3 个多月,公安部、省公安厅向全国发出协查通报,如果这个案子没破,年也没心过了,这是每个侦办民警心里最明白不过的事。今年1 月26 日,从千里外的江西瑞金警方那里得到消息,一个体貌特征似刘纪平的嫌疑人,需要河源公安前来确认。

当日上午8 时,林小明刚到办公室就接到指令,要求随专案组出发。如果说刑警的装备的是枪、手铐,那么,林小明他们的装备就是照相机和摄像机。一路北上,寒风剌骨。在瑞金警方的协助下,很快确认该男子正是河源公安苦苦搜寻的杀人嫌疑人刘纪平。林小明记录下两地警方联合办案的每一个关键的镜头,并把他们第一时间传递给市民。

很快就是春节了,嫌犯的落网,这无疑是重磅消息。按照省公安厅的要求,将在1 月 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消除群众心里的阴影。

因为一直在工作,已经记不清什么时候从江西瑞金返程,只记得返回河源市区已经是27日凌晨2点多。

长途泼涉,身心疲惫,多想美美睡一觉。你还想休息?放弃这念头吧。专案组领导告诉林小明,省公安厅上午9 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由你负责。因为,你从案发至今,是随警作战最多的宣传民警。

他看看手表,离发布会仅剩7 个小时。在那个夜晚,他没有洗澡,没有休息,肚子饿得咕咕叫,硬是从几千张相关图片,200 多G 的视频,编辑出该案侦办的相关图片,剪辑出该案侦办的小视频。当一切准备就绪,天已经亮了。林小明在办公室匆匆洗刷后,吃了一碗猪脚粉,来不及眯上一眼,又跟随专案组,押着嫌犯踏上广州。

虽然一天一夜没睡,但林小明心里却是美滋滋的,第一手的资料和图片推送给市民了,群众的疑虑消除了。当他返回市区时,已经是傍晚6时许。

用心才能优秀

在朋友的心里,从事公安宣传工作的林小明,应该是坐在办公室,品着茶,爬行在文字间。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甚至有点残酷。

哪里有警情,哪里就有警察的身影。这当中,当然还有林小明他们的身影。2014 年 10 月2 日,正是国庆期间,凌晨2 时许,林小明接到刑警大队电话,在老城鳄湖里发现一具浮尸,需要拍摄图片和视频资料。接到工作指令后,林小明拿着装备就赶到现场。

哎呀!还没到现场,隔着几米远就闻到恶臭。原来,10 月间,天气炎热,浮尸已腐,很多人远远地站着。林小明却顶着恶臭,专心地拍着刑警、法医们一丝不苟工作的镜头,全然不顾空气中弥漫着臭味。

你是怎么做到的?“法医和刑警们,一样是警察,他们一样在现场,近距离接触,寻找证据和真相,我也是警察也一样能做到。”为拍出好图,臭算什么?每一次出警,他总是鼓励其他宣传民警,要走近现场。只有走近现场,才能拍出精彩的图片,才能向群众推送最精彩、最真实的警察工作镜头和画面。

2014 年,林小明踏进源城公安分局,从事公安宣传工作,算是宣传队伍里的一名新兵。而他对工作的执着,这名“新兵”不失老兵风范,他采写、拍摄的稿子、图片、视频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社会与法》等法制栏目采用。

本报记者  刁城邦  通讯员  张经纬  张伟国



相关热词搜索:能量 公安


上一篇:我市强制销毁2000多辆报废车 维护交通安全畅通
下一篇:请对不文明养狗行为说不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