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新让群众得大实惠
“老爸,你办护照的事怎么样了?”“别催了,办证得本人亲自去办我行动不便,没法办,还是你回来送我去公安局出入境办理吧”。这苦恼一直困扰着不少行动不便的办证群众。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急群众所急,在半年时间创造出一款“出入境移动警务一体机”。这项发明不得了,让群众少跑腿,得实惠,是全国首创,已向全国公安系统推广,还参加了全国公安微创新大赛。支队长何瑞棠说:创新,不是为了荣誉,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解百姓之忧。
民警到现场为老人办证。
群众诉苦不如自己苦
2015 年6 月,一名在北京住院的河源籍患者,因病欲到国外治疗。他的儿子跑遍当地派出所申请办理护照,民警明确告诉他,因需要采集指纹和图像,得本人亲自到办证大厅办理,老人因患病行动不便无法办理。这苦恼事传到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何瑞棠支队长耳里。
北京群众有需求,河源不是一样有吗?他经过一番调查,原来,在前台也有不少群众前来咨询,因亲人身体特殊无法前往办理,因而失望而归。
他在全国公安系统搜索,没找到可解决的方案,移动办证是一项空白。为填补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在移动服务办证方面的空白,同时,为进一步方便行动不便的伤残人员、危重病人以及在校学生等特殊群体,市公安局出入境的民警们,在何瑞棠的带领下,走上了研发“出入境移动警务一体机”之路。
研发苦不苦白发作证
作为公安民警,想发明一项全国空白的创举,这不是一条平常路。于是,何瑞棠带着科研组的人员前往省公安厅,将自己的设想和理论向技术部门汇报,并请求技术支持。省公安厅的领导认为理论上可操作,但实际谁也不知道,就看你敢不敢吃这只螃蟹。
此前,所有办理出入境都是依托公安网系统,如何摆脱这一系统,实现独立办证? 2015 年12 月,何瑞棠和科研组的民警,没有新的设备,他们就是旧电脑,将办证系统安装在电脑,严格按出入境办理手续和程序,通过脱机模式进行人像、指纹采取,完成办证程序。
理论上是程序完成了,但问题也来了,所采集的相片无法识别,交费数据条码无法对接,所采集的指纹无法校码……
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一次一次地实验,反复检测,均以失败告终。为攻克这一难题,他们奔走在省公安厅技术部门、广州的多所院校,向技术人员、大学教授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次次的反复测试。今年3 月,终于攻克了脱机模式下的办证难题,实现了本地采集、本地校验,完成了不依托网络,在脱机状态下可以完成出入境证的受理工作,这也意味着可以为一个在病床前的患者,在深山老林里的群众完成证件受理。
这一测试的成功,科研组的人都欣喜若狂。他们欣的是曾经付出的心血没白流,喜的是又拓宽了为特殊群体人员受理证件的渠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惠民、便民。殊不知,在无数日夜的煎熬中,他们的头上又添了几根银丝。
民警小发明群众大实惠
在采访中,何瑞棠兴奋地说,没想到不经意的创新,竟然在全省公安创新大赛中大显身手。据了解,今年10 月9 日,在广东省第二届粤警创新大赛中,全省共150 多项公安微创新参与比赛,最后只有65 项进入决赛。一路过关斩将,在复赛中,只有15 项进入评比名次。而河源公安创新发明的“出入境移动警务一体机”,指定参加全国公安微创新比赛。
记者看到,这款“出入境移动警务一体机”,从人像采集、指纹录入等完成受理程序,整个过程不需要10 分钟,的确方便、快捷。
据了解,该设备已通过了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的设备实用性检测、第三方外接设备功能安全性检测,并正在申请外观、实用新型、发明3 个单项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受理专利申请并发放了受理通知书。该设备已经在河源市范围内各出入境办证大厅投入使用。
今年9 月26 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来到源城区人民医院,利用“出入境移动警务一体机”为躺在病床上的一名危重病人提供了港澳通行证续签办证服务。
据了解,这名今年69 岁姓李老人,由于年迈多病且行动不便,无法到市公安局出入境办证前台办理证件。老人的家属获悉河源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发明了“出入境移动服务一体机”,可提供上门办证服务,于是,向出入境管理支队提出了上门办证申请。令家属意想不到的是,出入境管理支队很快答复了申请并及时安排民警提供办证服务,完成了老人的心愿。
本报记者 刁城邦 通讯员 罗辉 文/图
上一篇:老人晕倒不省人事 民警微信找到家属
下一篇:吸毒窝建在偏僻沙场内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